字典帮 >古诗 >春雨感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9-04

春雨感怀

宋代  王镃  

日色开晴又半朝,山溪才涨响于潮。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风眼易娇。
世变汉人能北语,乱兴晋室有童谣。
自从国事推迁后,处处祸延林木焦。

春雨感怀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春雨感怀翻译及注释

《春雨感怀》是王镃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阳光逐渐破云而出,半个上午的时间已过去,
山溪水声此刻涨满河潮。
鲜花经受了夜雨的洗礼,早已心生病痛,
垂柳在春风中摇曳娇媚。
世道变迁,汉人能够通晓北方的语言,
乱世兴起,晋室仍有童谣传唱。
自从国家大事转移之后,
到处都是灾祸,林木都焦黑了。

这首诗词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感受和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开篇描述了春天阳光逐渐照耀下来的景象,时间已过去了半个上午。接着,作者将目光转向山溪,描绘了水声在春潮中涨满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通过花和柳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花经历了夜间的雨水洗礼,早已受伤生病,这可以视作对社会动荡的隐喻。而垂柳在春风中摇曳娇媚,暗示着面对变幻的时局,人们的心态也变得脆弱,易受诱惑和干扰。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历史的眼光表达了对当时时局的思考。他提到汉人能够通晓北方的语言,暗示了战乱时代的人们需要学习适应新的环境和语言。而晋室的童谣则暗示了即使在乱世中,人们仍然能够保留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传承。

诗的结尾,作者通过"自从国家大事转移之后,到处都是灾祸,林木都焦黑了"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林木焦黑的形象象征着社会的破败和伤痕累累。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的感受和诗人对时局的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运用寓言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春雨感怀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yǔ gǎn huái
春雨感怀

rì sè kāi qíng yòu bàn cháo, shān xī cái zhǎng xiǎng yú cháo.
日色开晴又半朝,山溪才涨响于潮。
huā zāo yè yǔ xīn xiān bìng, liǔ mèi chūn fēng yǎn yì jiāo.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风眼易娇。
shì biàn hàn rén néng běi yǔ, luàn xìng jìn shì yǒu tóng yáo.
世变汉人能北语,乱兴晋室有童谣。
zì cóng guó shì tuī qiān hòu, chǔ chù huò yán lín mù jiāo.
自从国事推迁后,处处祸延林木焦。


相关内容11:

苏小小墓

寄东宫官

次韵山中见寄

冷泉亭

题水云深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早起
    早起轻寒尚裌衣,饭余春雨满行旗。春波绿处春草碧,晓露浓时晓日晞。桃李年年春富贵,桑麻事事道......
  • 铁塘江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望到西陵渡,风帆影......
  • 简卫山齐
    虎林一倾盖,草窗雪初残。酒酣夜剪烛,妙语铿琅玕。回首隔吴越,清风渺难攀。焉知白首余,远访沧......
  • 昌原怀古
    牛头一星化为石,千仞棱层垂铁脊。隆隆隐隐佳气藏,列峰环拱效圭璧。玉棺何代埋云根,三朝万乘子......
  • 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遇二博士偕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萧萧老逢掖,得依夫......
  • 精卫
    形微意良苦,前身葬长鲸。天高不可诉,宿愤何时平。欲填东海深,能使西山倾。山倾海乃深,日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