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扬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绅
2025-07-18

宿扬州

唐代  李绅  

乐府  人生  感慨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宿扬州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宿扬州翻译及注释

《宿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横渡阔烟波晚,
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
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
不须开口问迷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扬州住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人晚上横渡江面,江水宽广,烟波朦胧。海潮涌过金陵,落叶飘零,秋意渐浓。高亢的野鸿飞越楚泽,发出嘹亮的鸣叫声,浅深的红叶树见证了扬州的美景。夜晚,桥上的灯火犹如星河,水郭上的船帆和舵桨近在眼前。然而,如今的市朝风俗已经改变,诗人不需要开口询问迷楼的变迁,已经能够感受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和变迁,通过景物和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触动。诗人以简洁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江水的宽广和烟波的晚霞,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江南景色。同时,诗人通过塞鸿的嘹唳和红叶树的浅深,将扬州的特色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夜晚的桥灯和水郭的船帆,为诗中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繁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市朝风俗的变迁使他感叹时光的流转和社会的变革,不再需要开口询问,变化已然明显。整首诗以景写情,以物寄意,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勾勒出诗人对扬州的深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宿扬州拼音读音参考

sù yáng zhōu
宿扬州

jiāng héng dù kuò yān bō wǎn, cháo guò jīn líng luò yè qiū.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liáo lì sāi hóng jīng chǔ zé,
嘹唳塞鸿经楚泽,
qiǎn shēn hóng shù jiàn yáng zhōu.
浅深红树见扬州。
yè qiáo dēng huǒ lián xīng hàn, shuǐ guō fān qiáng jìn dòu niú.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jīn rì shì cháo fēng sú biàn, bù xū kāi kǒu wèn mí lóu.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相关内容11:

少年游(十之四·林钟商)

西宫秋怨

口占

咸阳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
  • 鹧鸪天(佳人)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
  • 过晋阳故城书事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
  • 咏孤石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
  • 采桑子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
  • 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