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志峡船具诗 梢(唐末宋初·王周)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5

志峡船具诗 梢(唐末宋初·王周)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志峡船具诗 梢(唐末宋初·王周)
释义
志峡船具诗 梢(唐末宋初·王周)  
序:峡山之船,与下之船,大抵观浮叶而为之,其状一也。执而为用者,或状殊而用一,或状同而名异,皆有谓也。下之船有樯、有五两、有帆,所以使风也。尾有柁,傍有棚。上者以其山曲水急,下有石,皆不可用也。状直如橹,前后各一者,谓之梢。船之斜正欹侧,为船之司命者。梢类柁,其状殊,而船之便于事者,悉不如橹,作橹诗。峡水湍峻,激石忽发者谓之濆,沱洑而漩者谓之脑。岸石壁立,濆之忽作,篙力难制,以其木之坚韧竿直。戟其首以竹纳护之者,谓之戙。竹为糸念而句其戙者,谓之纳。为船之良辅者,戙与篙,状殊而用一也。在船独出,悉不如戙。作戙诗。崖石如齿,非麻枲纫绳之为前牵。取竹之箸者,破之而用枲为韧以续之,以备其牵者,谓之百丈。系其船首者谓之阳縆。牵之者击鼓以号令之。人声滩乱,无以相接,所以节动止进退焉。牵之妨碍者谓之下纬,济其不通。为船之先进者,枲与竹,状殊而用一也。在船先容,悉不如百丈。作百丈诗。噫!古人观物因事为志者甚多也。予秪命宪局沿溯巴賨,抵瞿塘耳目熟于长年三老辈矣。船具之于船有力者,作诗以称之。庶几鲁望茶经者也。俾系其末诗云。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一作艰),何畏涉辽夐。
招招俾作主,汎汎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
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證。
  其二 橹(唐末宋初·王周)
用之大曰橹,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济,巨浸即横涉。
身之使者颊,虎之拿者爪。
鱼之拨者鬣,弩之进者筴。
此实为相须,相须航一叶。
  其三 戙(唐末宋初·王周)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
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
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
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
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
篙之小难制,戙之独有力。
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
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
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来(一作求)者识。
  其四 百丈(唐末宋初·王周)
  押纸韵
少尝侍先君,馀闲诵白氏。
始得入峡诗,深味作诗旨。
云有万仞山,云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时,尤多兢慎理。
山束峡如口,水漱石如齿。
孤舟行其中,薄冰犹坦履。
孱颜屹焉立,汹涌勃然起。
百丈为前牵,万险即平砥。
破之以筼筜,续之以麻枲。
砺之坚以节,引之直如矢。
杼轴连半空,长短随两涘。
铁锁枉驰名,锦缆谩称美。
长绳岂能系,朽索何足拟。
苟非𦁤之为,胡可力行此。


相关内容11:

志宏复有诗来再赋两篇为报念其往复之无已也(宋·李纲)释义及解释

志宏得碧字以诗来次其韵(宋·李纲)释义及解释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宋·李纲)释义及解释

志宏供芍药且以诗来再赋前韵(宋·李纲)释义及解释

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宋·李纲)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志峡船具诗 梢唐末宋初王周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