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夔
2025-09-09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宋代  姜夔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翻译及注释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是宋代姜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桑间篝火却定蚕,
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
只裁白伫作春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从石湖归来后来到苕溪的情景。诗人在桑树丛中看到篝火已经熄灭,蚕已经安定。他感叹自己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还不熟悉,不了解这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但他期待明年年轻时能够少做一些繁重的工作,只为了裁剪一件洁白的衣裳,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归途中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描写桑间的篝火和安静的蚕,表达了自然的宁静和安详。他对于陌生的风土人情的不解和期待明年轻松自在的生活,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篝火和蚕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思考。篝火熄灭、蚕安定象征着归途的结束和安定的生活,而诗人内心却仍然对未来有所期许,渴望追求更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诗人通过对明年行役和春衫的描写,把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拼音读音参考

chú fàng zì shí hú guī tiáo xī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sāng jiān gōu huǒ què dìng cán, fēng tǔ xiāng chuán wǒ wèi ān.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dàn dé míng nián shào xíng yì, zhǐ cái bái zhù zuò chūn shān.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相关内容11:

正月晦日寄宋永兄

寄方次云

章运干和绿阴堂用韵为谢

进元会诗

湖上寓居杂咏 其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三
    小帘灯火屡题诗,回首青山失后期。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
  • 淡黄柳
    空城晓月。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一胜一负乃常事,七纵七擒真妙机。九械难窥墨翟守,六奇终破白登围。...
  • 满江红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倾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一依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
  • 过使华亭悼七友
    恶石乱峥嵘,胡为君此行。功名成底事,舟楫误平生。天远宁容问,滩流本自鸣。林猿如会意,故作断......
  • 湖上寓居杂咏
    辇路垂杨两行裁,苑门秋水欲平阶。朝朝南望宫云起,白鸟一双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