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筝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7-19

咏筝诗

南北朝  沈约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咏筝诗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咏筝诗翻译及注释

《咏筝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弹奏筝的情景和筝音的美妙。诗人借用筝音来隐喻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筝的声音和演奏过程。第一句“秦稳吐绝调”描绘了筝声的稳定和高超,将筝音与秦朝的文化和技艺相联系,突出了筝音的卓越品质。接着,“玉柱扬清曲”一句通过使用“玉柱”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筝音的高亢和悦耳动听。紧接着的两句“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则将演奏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弦声被推向极限,声音随着熟练的指法连绵不绝,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接下来,“徒闻音绕梁”一句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了筝音的回响和余韵,形容了其魅力之大。最后一句“宁知颜如玉”,通过对比筝音与美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筝音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筝音的美妙和独特之处,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咏筝诗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zhēng shī
咏筝诗

qín wěn tǔ jué diào.
秦稳吐绝调。
yù zhù yáng qīng qū.
玉柱扬清曲。
xián yī gāo zhāng duàn.
弦依高张断。
shēng suí miào zhǐ xù.
声随妙指续。
tú wén yīn rǎo liáng.
徒闻音绕梁。
níng zhī yán rú yù.
宁知颜如玉。


相关内容11:

初春诗

梁雅乐歌 禋雅 二

庭雨应诏诗

天意吟

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周宗庙歌 皇夏
    若水逢降君。穷桑属惟政。不哉驭帝箓。郁矣当天命。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文昌气似珠。太史河......
  • 君子行
    良御惑燕楚。妙察乱渑淄。堤倾由漏壤。垣隙自危基。嚣途或妄践。党议勿轻持。...
  • 思故人
    芳酒一樽虽甚满,故人千里奈思何。柳挼池阁條偏细,花近檐楹香更多。...
  • 还圆益上人诗卷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
  • 野轩
    一轩名野非尘境,嵩少烟岑送好风。日月岁时都属已,更於何处觅壶中。...
  • 园橘诗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