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舜民
2025-09-10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宋代  张舜民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作者简介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翻译及注释

诗词:《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中文译文:
赐与资治通鉴给了范淳父学士
通鉴初成赐近臣,
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
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
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
祇有三人今一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舜民写给范淳父学士的一首赋诗。范淳父是宋理宗时的宰相,也是通鉴编纂的重要人物。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范淳父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参与通鉴编纂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通鉴初成,皇帝赐予了近臣们通鉴一书,没有忘记任何一个人,公平地赏赐了每个人。这里体现了皇帝对通鉴编纂工作的重视和赞赏。

接下来,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投身于淮水之滨五千里之遥,而范淳父却在周南官府任职已有二十年之久。这里用地理距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范淳父在通鉴编纂上的差距和尊敬之情。

然后,诗人用“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来形容通鉴编撰的艰辛和重要性。通鉴所记录的历史事实如同一个个梦幻,而在西宫修订通鉴的工作却始终如新,需要不断地削减和修改,以保持其准确性和权威性。这里展示了通鉴编纂工作的艰巨性和不断改进的精神。

最后,诗人细思考古时修书的人,认为只有在当时,修书的人才有三人,而如今只剩下一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范淳父,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以及其他参与通鉴编纂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修书人的尊敬和对当代修书人的思考,也强调了通鉴编纂工作的珍贵和难得。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范淳父学士和通鉴编纂工作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通过对过去和当代修书人的对比,彰显了通鉴编纂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拼音读音参考

cì zī zhì tōng jiàn chéng fàn chún fù xué shì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tōng jiàn chū chéng cì jìn chén, bù yí shū jiàn bù ēn jūn.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wǒ tóu huái shuǐ wǔ qiān lǐ, jūn zhì zhōu nán èr shí chūn.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dōng guān hàn qīng shēn shì mèng, xī gōng xuē gǎo shì rú xīn.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xì sī dāng rì xiū shū zhě, qí yǒu sān rén jīn yī rén.
细思当日修书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相关内容11:

刘景升祠

寄子进弟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

吕子固小女哀辞

送觉祖院明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叔延判官
    北风吹空雪花冷,平铺云涛冒峰顶。江长水阔飞鸟绝,沙树参差动波影。君子从戎碧油下,绿发青瞳笏......
  • 淮口阻雨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北来何处客,暂此驻扁舟。中有投荒人,万里趋......
  • 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青衫白发轻忧患,珥笔含香最岁寒。梦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逦近......
  • 秋晚三首
    谁把霜林染得红,更栽绿竹与长松。家家白酒连宵醉,处处新禾彻夜舂。半落园林悬橘柚,低咽门巷映......
  • 送人移知贺州
    溪石胶船秋濑微,南山巉空势峨巍。风露气严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飞。君子往守东南圻,旟旟彩错如......
  • 刁晾纯挽歌词二章
    八十登高步更轻,殷勤爱客是平生。能临缓急敦风谊,不向炎凉逐世情。北岳云烟思抗志,东门冠盖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