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

宋代  苏辙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翻译及注释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七绝。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猖狂战国古神仙,
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
空坟聊复葬衣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苏辙的心境和生活感受。他借用了战国时期的神仙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狂放不羁之情。古代神仙常被描绘为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存在,而苏辙希望能够像古代神仙一样,摆脱尘世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猖狂战国古神仙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曳尾泥涂的老人,意味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已经不重要,不再被人所关注,但这使得他更加安心。他感到厌世,希望能够乘云离开这个世界,在云端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然而,他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只是一种遐想,因为他乘云的行为并不为人所见。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他的追求和理想只是一种幻想。最后两句诗中的“空坟聊复葬衣冠”,表达了他对于世俗荣辱的淡漠态度。他意识到人们对他的成就或失败都已经不再关心,他只能自娱自乐,安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冷漠和对尘世荣辱的淡然态度。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非常传神,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zhān háo zhōu qī jué qí sān xiāo yáo táng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三逍遥堂

chāng kuáng zhàn guó gǔ shén xiān, yè wěi ní tú lǎo gèng ān.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yàn shì chéng yún rén bú jiàn, kōng fén liáo fù zàng yì guān.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相关内容11:

石鼓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四下邳黄石

送侄迈赴河间令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

梦中反古菖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毛君致仕还乡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食廪济寒饿,婚嫁营......
  •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七戏呈试官
    只隔墙东便是家,悁悁还似在天涯。客心不耐听松雨,归信犹堪饮菊花。翦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
  • 和子瞻喜虎儿生
    生男如狼犹恐尫,寅年生虎慰爷娘。汝家家世事文史,门户岂有空刚强。试看猛虎在山谷,斧牙钩爪旗......
  • 堂成不施丹雘唯纸窗水屏萧然如野人之居偶作
    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余念属......
  •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少年耽世味,徘徊不能去。老来悟前非,尚愧昔游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我虽非君对,顾以兄......
  •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