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清彻上人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9-11

题清彻上人院

唐代  张籍  

抒情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题清彻上人院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题清彻上人院翻译及注释

《题清彻上人院》
古寺临坛久,
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
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
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
坐卧一绳床。

中文译文:
古老的寺庙依然临坛不倦,
树荫间另有一座小堂。
静静地添加浴佛的水,
自然地弥漫着读经的香。
热爱养育无家可归的客人,
多次传授了有效的方法。
进行斋戒时往往不外出,
坐卧间只有一床细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寺院景象。诗人描述了这座古老的寺庙与树林之间独立建起的小堂,显示了清静的修行环境。在这个修行的环境中,人们添加浴佛的水、燃香读经,尽情地培养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冥想。

诗中还描绘了寺庙的慈善事业,对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温暖和帮助,并传授有益的方法。这种善举不仅使寺庙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修行者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信仰和修行。

最后两句描绘了修行者的清醒和节制,他们在斋戒期间很少外出,只有一张简陋的绳床可供坐卧。这种清贫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对物质享受的拒绝,以及对精神修行的专注。它们通过简洁而朴素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守望者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虔诚修行者生活的景仰和推崇,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净化。它着重强调了寺庙对精神净化和帮助他人的价值,以及修行者对物质世界的放弃和内心的平静。

题清彻上人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qīng chè shàng rén yuàn
题清彻上人院

gǔ sì lín tán jiǔ, sōng jiān bié qǐ táng.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kàn tiān yù fó shuǐ, zì hé dú jīng xiāng.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ài yǎng wú jiā kè, duō chuán dé xiào fāng.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guò zhāi zhǎng bù chū, zuò wò yī shéng chuáng.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相关内容11:

寄令狐宾客

早春闲游

送梧州王使君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苦雪寄退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竹
    扬州驳杂地,不辨龙蜥蜴。客身正干枯,行处无膏泽。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君若随我行,必有煎......
  • 送辛少府任乐安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诗章转更新。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
  • 虫豸诗·蟆子(三首)
    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则无。毫端生羽翼,针喙噆肌肤。暗毒应难免,羸形日渐枯。将身远相就,不敢恨......
  • 送从弟濛赴饶州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三领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旧名高。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
  • 冬夕
    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回首嗟淹泊,城头北......
  •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