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2

江涨

唐代  杜甫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江涨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涨翻译及注释

《江涨》

江涨柴门外,
儿童报急流。
下床高数尺,
倚杖没中洲。

细动迎风燕,
轻摇逐浪鸥。
渔人萦小楫,
容易拔船头。

中文译文:
江水上涨到柴门之外,
小孩们报急流。
床降低了几尺高度,
倚杖望不到中洲。

细小的燕子在风中飞动,
轻轻摇曳着尾巴追逐浪头上的鸥群。
渔人纠缠船桨,
轻易地将船头抽离水面。

诗意和赏析:
《江涨》描写了江水上涨的景象,通过写儿童、鸟和渔人等元素,表达了江水变化的迅速和人们对自然的应对方式。诗中的柴门、床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江水涨至家门口的逼近感,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自然力量的强大悸动。诗歌前两句描述了江水涨至柴门之外,孩子们惶恐不安地向家人报告急流的情景,表达了人们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担忧。接下来的两句中,床的高度下降,倚杖望不到中洲,体现了水势的迅猛和洪水的泛滥之势,象征着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最后两句通过细动迎风的燕子和轻摇逐浪的鸥子的形象,以及渔人萦绕小船的景象,展示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尽管江水泛滥,船头易于抬起,渔人们更迎合水势,以适应江水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灵活应对的智慧。整首诗时而细腻,时而豪放,传递了作者对于自然力量和人们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江涨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zhǎng
江涨

jiāng zhǎng zhài mén wài, ér tóng bào jí liú.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xià chuáng gāo shù chǐ, yǐ zhàng méi zhōng zhōu.
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
xì dòng yíng fēng yàn, qīng yáo zhú làng ōu.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yú rén yíng xiǎo jí, róng yì bá chuán tóu.
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相关内容11:

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复阴

又上后园山脚

破船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赠王中允(维)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试诵白......
  • 宿昔
    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宫中行乐秘,少有外......
  • 前苦寒行二首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
  • 江月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
  • 暂如临邑,至gh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霭霭生云雾,唯应促......
  •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