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送柳录事赴梁州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柳录事赴梁州翻译及注释
送柳录事赴梁州
英掾柳家郎,
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
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
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
去去剑川长。
译文:
送柳录事去梁州,
柳家郎英俊非凡,
离别的酒香浓郁。
低头向北思念汉地,
随着公文经过巴阳。
江边的树绿连绵,
山上的云飘到我床前。
我知道你将来会成就大事,
去吧,一路行走在剑川的长路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柳录事出使梁州的情景和对他的美好祝福。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描写,将人物和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
诗中的英掾柳家郎形容的是友人柳录事聪明才智,而酒瓮香的描写则暗示了送别时的喜悦和美好。诗句中的折腰思汉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传递了一种深深的怀念。
随传过巴阳描绘了随行送行的情景,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描绘了在旅途中见到的宜人景色,营造了一种意境恬静、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取得成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送别友人的情景,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也有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使整篇诗具有一种明快、平和的情感氛围。
送柳录事赴梁州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