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迈
2025-07-19

踏莎行

宋代  洪迈  

踏莎行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
帘钩卷上梨花影。
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
残红立褪慵看镜。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踏莎行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宋代作家洪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
帘钩卷上梨花影。
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
残红立褪慵看镜。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安静深邃的院落和池塘。帘钩卷起,院中梨花的影子映在帘子上。宝筝弹拨起来难以寻觅,篆香已燃尽,山中空荡荡而冷清。钗饰和发髻不整齐,残留的红妆懒散地对着镜子。杜鹃不停地在月光下啼叫,这似乎又是一个漫长的春天即将结束。

赏析:
《踏莎行》以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空灵的美感和生命的脆弱。诗中的院落和池塘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梨花的影子在帘子上卷起,给人带来一种美丽的画面。宝筝的音乐难以寻觅,篆香已经燃尽,山中变得空荡而冷清,这些描写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诗中的女子发髻和钗饰不整,残留的红妆懒散地对着镜子,传达出一种倦怠和疲惫的心情。杜鹃在月光下的啼叫,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又一次的三春尽。

整首诗以简洁、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凄凉、空灵的美感,使读者在寂静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yuàn luò shēn chén, chí táng jì jìng.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
lián gōu juǎn shàng lí huā yǐng.
帘钩卷上梨花影。
bǎo zhēng niān dé yàn nán xún, zhuàn xiāng xiāo jǐn shān kōng lěng.
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chāi fèng xié yī, bìn chán bù zhěng.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
cán hóng lì tuì yōng kàn jìng.
残红立褪慵看镜。
dù juān tí yuè yī shēng shēng, děng xián yòu shì sān chūn jǐn.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踏莎行评述


相关内容11:

云居山咏二首

送子由使契丹

朝中措

清平乐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青玉案
    少时贪看琼林绕。任马上、寒威峭。昨暮六花飞逗晓。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朱阑翠竹枝......
  • 布金院
    万里西来了宿缘,凭鞭欹帽过年年。山寒院落开炉月,霜重郊原斸芋天。浅碧鳞鳞人度彴,长空杳杳鸟......
  •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 沁园春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排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
  • 玉楼春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翩跹舞态燕还鹭,绰约妆容花尽妒。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
  •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