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忆王孙(秋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重元
2025-09-08

忆王孙(秋词)

宋代  李重元  

忆王孙  

飕飕风冷荻花秋。
明月斜侵独倚楼。
十二珠帘不上钩。
黯凝眸。
一点渔灯古渡头。

忆王孙(秋词)作者简介

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痛“不忍闻”。暝色渐入庭院,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忆王孙(秋词)翻译及注释

诗词:《忆王孙(秋词)》
作者:李重元
朝代:宋代

飕飕风冷荻花秋,
明月斜侵独倚楼。
十二珠帘不上钩,
黯凝眸。
一点渔灯古渡头。

中文译文:
秋风呼啸,冷寒荻花秋天。
明亮的月光斜照进来,我独自倚着楼。
十二层珠帘没有挂好,
眼神黯淡凝固。
古老的渡口只有一盏渔灯闪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重元的《忆王孙》系列之一,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人情的怀念之情。

首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飕飕的秋风带来了寒冷,荻花随风摇曳。明月斜照进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明月可以视为时间的象征,它斜侵进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独自倚楼的情景。十二层珠帘不上钩,珠帘是古代楼阁的装饰,这里意味着过去的荣华富贵已逝,与之相对的是诗人内心的黯淡凝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伤感。

最后两句描绘了古渡头的景象。渔灯只有一点微弱的光亮,暗示着诗人回忆中的往事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一丝微弱的痕迹。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人情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寥寥数语,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忆王孙(秋词)拼音读音参考

yì wáng sūn qiū cí
忆王孙(秋词)

sōu sōu fēng lěng dí huā qiū.
飕飕风冷荻花秋。
míng yuè xié qīn dú yǐ lóu.
明月斜侵独倚楼。
shí èr zhū lián bù shàng gōu.
十二珠帘不上钩。
àn níng móu.
黯凝眸。
yì diǎn yú dēng gǔ dù tóu.
一点渔灯古渡头。


相关内容11:

生查子·旅夜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柳梢青·灯花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乐府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
  •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
  •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
  • 度破讷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
  • 遐方怨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 玉楼春
    锦箨参差朱栏曲。露濯文犀和粉绿。未容浓翠伴桃红,几许纤枝留凤宿。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