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雁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宗臣
2025-07-24

闻雁

明代  宗臣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
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
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
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闻雁作者简介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闻雁翻译及注释

《闻雁》是明代宗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
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
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
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离别之情。作者在枕头上不能得到宁静的睡眠,他的忧愁长久地困扰着他,让他无法抵挡。夜晚中,传来了鱼龙的残响和笛声,以及风雨中急促的秋砧声,这些声音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天空中的气息进入了凄凉的氛围,人的心也同时被离去和停留所占据。在湖南,有着新的雁群,它们的鸣叫似乎在传递着悲伤的音调。

赏析:
《闻雁》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声音,通过夜晚的景象和鸣叫声来增强诗词的情感张力。鱼龙残夜笛和风雨急秋砧的声音,以及湖南新雁的鸣叫,都成为了表达作者情感的媒介。整首诗以一种寂寥而悲怆的氛围,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离别之苦。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将自己的忧愁与外界的景象进行对比,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天空中的气息与人的内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离别中的忧伤和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凄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忧愁的深切感受,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闻雁拼音读音参考

wén yàn
闻雁

yī zhěn hé néng dé, zhǎng chóu zhì bù jīn.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
yú lóng cán yè dí, fēng yǔ jí qiū zhēn.
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
tiān rù xiāo sēn qì, rén jiān qù zhù xīn.
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
hú nán yǒu xīn yàn, zuò yì sòng bēi yīn.
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相关内容11: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送熊御史巡边

古风其四十一

越女词其五

拟古其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梧桐仕女图为钱孟实题
    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軃香袖。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
  • 古风其五十九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田窦相倾夺。宾客互......
  • 辞朝
    《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尽披肝胆知何日,......
  • 王昭君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蓝田山石门精舍 ?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注云。集本二诗共为一首。〕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一作玩寄)......
  • 答李西涯
    十年风雨别长安,笑把无穷作梦看。纵许浮云终日定,谁知去妇此心难。蘋花采采江空远,湘水茫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