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6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

宋代  苏轼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翻译及注释

《答海上翁》是苏轼(字子瞻)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翁不再看到新的诗篇,
怀疑是河南石壁上的阳光。
海水怎能容纳鲸鱼的饮水,
而犀牛又在哪里寻觅美丽的琼枝呢。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的回答之作,回应了一位名叫海上翁或玉师的人的问题。诗中描述了山中老人不再看到新的诗作,他怀疑这是因为河南石壁上的阳光遮挡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作者进一步以寓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认为海水是无法容纳鲸鱼的饮水量的,而犀牛也无法找到美丽的琼枝。这里的海水和犀牛都可以被视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时代文学状况的失望和对真正才华难以得到认可的忧虑。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状况的担忧和对才华被忽视的痛感。诗中的山翁和海水、犀牛以及琼枝等意象都是象征性的,通过这些意象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文学环境的思考。

首先,山翁不再看到新的诗作,暗示了当时文学界的停滞和缺乏创新。诗中的河南石壁曦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阻碍和束缚,挡住了诗人的灵感和创作的自由。

接着,作者运用了海水和鲸鱼、犀牛和琼枝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才华被忽视和真正才子难以得到认可的忧虑。海水是无法容纳鲸鱼的饮水量的,这里可以理解为当时文学界的浅薄和狭隘,无法容纳真正有才华的人。而犀牛寻觅琼枝,暗示了才华难以得到展示和认可,美丽的琼枝象征着真正的才华和创作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于文学环境的不满和对于真正才子的关切。它揭示了作者对于时代的思考和对于文学的期望,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批判精神和对于艺术价值的追求。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拼音读音参考

dá hǎi shàng wēng? yī zuò dá yù shī?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

shān wēng bù fù jiàn xīn shī, yí shì hé nán shí bì xī.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hǎi shuǐ qǐ róng jīng yǐn jǐn, rán xī hé chǔ mì qióng zhī.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相关内容11:

次韵孙秘丞见赠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

次韵杭人裴维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丰年有高廪诗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近见藏高廪,遥知熟大田。在畴纷已获,如阜隐相连。鲁史详而记,神仓赋......
  •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桃花忽成阴,荠麦秀已繁。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谁人肯携酒,共醉榆......
  •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下有幽人居,闭门空......
  • 遗直坊
    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岁月曾几何,客主皆......
  •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令尹,直和根拨送春来。...
  • 息壤诗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随取而培。帝敕下民,无敢或开。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