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慈湖夹阻风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8

慈湖夹阻风五首

宋代  苏轼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攲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慈湖夹阻风五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慈湖夹阻风五首翻译及注释

《慈湖夹阻风五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苏轼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看落月横千丈,
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攲侧过,
人间何处不巉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心情。他躺着看着横跨千丈的落月,引起了他内心的思索和情感的激荡。他起身呼唤清风,让半帆得以舒展。苏轼观察到水边的村庄,感叹人间的任何地方都有巍峨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首句“卧看落月横千丈”形象地描绘了落月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壮美的氛围。第二句“起唤清风得半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渴望,他期待着清风的吹拂,让帆船可以行驶。这两句交相呼应,展示了作者在面对壮丽自然景色时的情感回应。

第三句“且并水村攲侧过”,通过描绘水边的村庄,展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一景象暗示着人们在自然中生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表达了苏轼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一句“人间何处不巉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景观的赞美。巉岩代表着险峻和壮丽,苏轼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认为在人间的任何地方都有值得赞美和探索的自然景观。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困难和挑战的态度,无论处境如何,都要勇往直前。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它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慈湖夹阻风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cí hú jiā zǔ fēng wǔ shǒu
慈湖夹阻风五首

wò kàn luò yuè héng qiān zhàng, qǐ huàn qīng fēng dé bàn fān.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qiě bìng shuǐ cūn qī cè guò, rén jiān hé chǔ bù chán yán.
且并水村攲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相关内容11:

送贾讷倅眉二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孙莘老寄墨四首

送杜介归扬州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郊祀庆成诗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泰坛朝埽地,魄宝夜......
  • 渚宫
    渚宫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二王台阁已卤莽,何况远问纵横时。楚王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
  •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凄凉吴宫阙,红粉埋......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
  • 雷州八首
    旧时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风已如云。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勤。可怜秋胡子,不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