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夜泛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秋夜泛舟

宋代  王安石  

池堑秋水净,扁舟逆凉飙。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秋夜泛舟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夜泛舟翻译及注释

《秋夜泛舟》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池堑秋水净,
扁舟逆凉飙。
的皪荷上珠,
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
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
乃复有惊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乘船泛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秋夜的宁静和神秘感。在船行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动静和生命的跳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泛舟的景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写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

首两句描述了池塘中秋水的清澈,以及扁舟逆着凉爽的秋风行驶的情景。这里的凉飙和逆风增添了诗词的动感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以荷叶上的珍珠为意象,描绘了荷叶倒映疏星的景象。这里的荷叶和星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之后的两句描述了诗人深入水中,寻找鱼跃的场景。这里的深寻畏鱼淰表达了诗人对于水底世界的好奇和敬畏,船在水中来回摇荡,增加了整首诗的律动感。

最后两句以菰蒲为意象,表达了在漆黑的菰蒲丛中,仍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跳跃和惊喜。这里的菰蒲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抓住了秋夜的特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夜泛舟的美妙场景,并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秋夜泛舟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fàn zhōu
秋夜泛舟

chí qiàn qiū shuǐ jìng, piān zhōu nì liáng biāo.
池堑秋水净,扁舟逆凉飙。
de lì hé shàng zhū, fǔ yìng shū xīng yáo.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
shēn xún wèi yú niǎn, zhōng lù qiě huí ráo.
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
míng míng gū pú zhōng, nǎi fù yǒu jīng tiào.
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相关内容11: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

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

估玉

南歌子

寓言九首007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文清虽无敌,儒贵不......
  • 溪上
    小楼萧洒面晴川,袅袅西风扫暮烟。碧水明霞两相照,秋光全在夕阳天。...
  • 黎明府约寻梅
    霁雪园林粲陆离,九峰山下探梅时。三川风月醉中见,百里襟怀琴上知。老树著花春到早,长街笼烛夜......
  • 庚子荐饥
    乘时皆闭粜,有谷贵如金。寒士糟糠腹,豪民铁石心。可怜饥欲死,那更病相侵。到处闻愁叹,伤时泪......
  • 代答
    破车伤马亦天成,所托虽高岂自营。四海不无容足地,行人何事此中行。...
  • 感寓三首
    谊利不同道,盛衰何用疑。布衣甘寂寞,纨袴自矜持。勿谓人为巧,待观天定时。铜山或饿死,富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