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记五言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08

杂记五言十首

宋代  刘克庄  

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杂记五言十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记五言十首翻译及注释

《杂记五言十首》是刘克庄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履霜行于野,
绝粮厄于陈。
伯奇父逐子,
仲尼天戮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悲愤和无奈的画面。诗中通过描述履霜、绝粮、伯奇父逐子和仲尼天戮民等场景,表达了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境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履霜行于野":履霜意味着冰冷和艰难,行于野表示在荒凉的原野上行走。这句描绘了主人公面临困境和艰苦环境的情景。

2. "绝粮厄于陈":绝粮指断粮,陈指陈列、陈腐。这句暗示主人公正面临着物质生活的困境,无法维持生计,并且身处一个陈旧、僵化的社会环境中。

3. "伯奇父逐子":伯奇是古代的一位贤臣,父逐子指他的父亲被迫逐出家门。这句通过伯奇父子的悲剧,抨击了当时统治者的荒唐和不公。

4. "仲尼天戮民":仲尼指孔子,天戮民意味着天命杀戮百姓。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无道。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通过几个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动荡的社会和个人遭遇困境的形象。诗中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给人以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困境的同时,也呼唤着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杂记五言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jì wǔ yán shí shǒu
杂记五言十首

lǚ shuāng xíng yú yě, jué liáng è yú chén.
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bó qí fù zhú zi, zhòng ní tiān lù mín.
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相关内容11:

故宅

山中词

杂咏一百首·澄公

荔厄一首

寒林石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梦
    春风儿女喜,不合丈夫爱,日午困魔来,四体倦欲解。春禽只随花中飞,幸此无声聒我睡。一梦梦周公......
  • 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
    脱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红波。拔剑横膝仰面笑,醒眼不识天为何。平时尘土埋英雄,却学弄笔为......
  • 琴二首
    不独区区操缦间,要期追逐古风还。吾民有愠何当解,学得南风不敢弹。...
  • 寄满衡父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此心须见子,不敢向......
  • 答刘仲美
    多谢刘夫子,殷懃寄我编。何时共杯酒,一笑似当年。岁月回霜雪,生涯废简编。终期收晚学,茅屋送......
  • 龙池二绝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池澄静暮痕清。如何蟠屈无飞志,却放鸣蛙有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