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宋代  刘克庄  

端平俱辱弓旌召,鹏鷃}逍遥各不同。
笑我赭衣钳楚市,愧君白帽老辽东。
董迂因被公羊误,杜癖惟于左氏忠。
晚取诸家高束起,且看渠与意林公。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翻译及注释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平俱辱弓旌召,
鹏鷃逍遥各不同。
笑我赭衣钳楚市,
愧君白帽老辽东。
董迂因被公羊误,
杜癖惟于左氏忠。
晚取诸家高束起,
且看渠与意林公。

诗意:
这首诗以谈论历史学家张元德的著作《春秋解》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历史学家的敬重之情。诗中描绘了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以及不同历史学家对待历史的态度和观点的差异。通过反思历史学家的角色和责任,诗人试图探讨历史的真实与解读的多样性。

赏析:
这首诗以对历史学家张元德的赞颂和反思为主题,通过对历史学家的态度和观点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时局的动荡和政治的变迁,强调了历史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端平俱辱弓旌召,鹏鷃逍遥各不同"这两句意味着不同历史学家对待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不同,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象征着历史的多样性。

接下来的两句"笑我赭衣钳楚市,愧君白帽老辽东"表达了诗人自谦和对历史学家的敬重之情。赭衣是指平民的衣着,而白帽则是指士人的帽子,通过自称赭衣,诗人显得谦逊,而对历史学家以白帽来形容,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董迂因被公羊误,杜癖惟于左氏忠"提到了两位历史学家的名字,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观点,暗示了历史学家在解读历史时可能会有偏见或误导。最后两句"晚取诸家高束起,且看渠与意林公"表达了诗人晚年时对历史学家们的敬佩和期待,希望能够汲取不同历史学家的优点,来更好地理解历史。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对历史学家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历史学家的敬重之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思考历史的多样性和解读的主观性,以及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āng yuán dé zhù zuò chūn qiū jiě èr shǒu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duān píng jù rǔ gōng jīng zhào, péng yàn xiāo yáo gè bù tóng.
端平俱辱弓旌召,鹏鷃}逍遥各不同。
xiào wǒ zhě yī qián chǔ shì, kuì jūn bái mào lǎo liáo dōng.
笑我赭衣钳楚市,愧君白帽老辽东。
dǒng yū yīn bèi gōng yáng wù, dù pǐ wéi yú zuǒ shì zhōng.
董迂因被公羊误,杜癖惟于左氏忠。
wǎn qǔ zhū jiā gāo shù qǐ, qiě kàn qú yǔ yì lín gōng.
晚取诸家高束起,且看渠与意林公。


相关内容11:

又即事二首

神君歌十首

答尤溪赵广文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赋得牛驼各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
    别我暑竹三百里,使君此举古今稀。班荆不以牙旗从,剪韭都忘草具微。浪汩鸢飞毋久住,颍川凤下可......
  •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空花瞥过似浮荣,海水难湔是恶名。功比禹轲真学者,罪浮桀纣亦书生。国师族覆惭家训,太尉朝危悔......
  •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
    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子瞻要待啼时看,介甫曾夸画不如。先敞高门容驷马,旋闻别馆戏......
  • 冬至二首
    病逢佳节径投床,卧听群儿笑老苍。仅可六藏数龟息,安能三黜入鹓行。脉微药焙常储火,足冷茅檐定......
  • 次韵二首并呈仓使
    晚雾徐收月色鲜,承平物态尚依然。断无飓母起吹海,应有蚌胎还媚川。远俗熙恬犹乐土,孤臣流落谩......
  •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