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得袁相书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得袁相书

唐代  白居易  

悼亡  友情  组诗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
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得袁相书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得袁相书翻译及注释

《得袁相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谷苗深处一农夫,
面黑头斑手把锄。
何意使人犹识我,
就田来送相公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夫深入谷地耕作的情景。农夫面色黝黑,头上布满斑点,手中握着锄头。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白居易自己。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态度。

赏析:
《得袁相书》这首诗以农夫的形象来自描绘诗人自己,展现了白居易深深扎根于农耕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中的农夫,虽然面色黝黑,头上布满斑点,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相反,他引以为傲,因为他是一个农夫,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丰收。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农夫的形象,形容了农夫的劳作场景。通过这个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态度。诗人不以自己的身份为文人官员为荣,而是以自己作为一个勤劳务实的农夫为自豪。他在诗中说:“何意使人犹识我”,表达了他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深耕于土地的农夫。

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平等和尊重劳动的观念,强调了农耕劳动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农夫这个形象,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敬意。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诗构成,语言朴实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尊重。

总之,白居易的《得袁相书》通过农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认同和自豪,以及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尊重。这首诗词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传递了一种平等和尊重劳动的观念,展现了诗人深深扎根于农耕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得袁相书拼音读音参考

dé yuán xiāng shū
得袁相书

gǔ miáo shēn chù yī nóng fū, miàn hēi tóu bān shǒu bà chú.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
hé yì shǐ rén yóu shí wǒ, jiù tián lái sòng xiàng gōng shū.
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相关内容11:

送幼史

赠韦八

别萱桂

自江州至忠州

偶宴有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对镜吟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
  • 同友人寻涧花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记取花发时,期君重......
  •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
  • 红鹦鹉(商山路逢)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 咏怀
    自从委顺任浮沈,渐觉年多功用深。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
  • 寄杨六(杨摄万年县尉,余为赞善大夫)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