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11-28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唐代  张祜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翻译及注释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译文: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脱尘世的大觉禅师,
遁入幽深的山径之中。
看似形态,实际非形态,
观看身体,不是真正的身体。
佛门的真性尚未于世消亡,
旧的家园已然变得焕然一新。
有人嘲笑禅堂里的影子,
谁敢说影子是真实的存在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禅宗诗,以揭示禅宗思想为主题。诗中以大觉禅师为象征,表达了超脱尘世的人宁愿隐居深山,并通过禅宗思想的观点,指出了世间的一切形态都是虚幻不实的。诗人以“超然彼岸人”自喻,通过避世隐居,与尘世间微不足道的尘埃彻底断绝关系。他看到的不再是表象的相貌,而是窥见了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在诗中,诗人以禅宗修行的观点,指出看似存在的人和物都是虚幻的,真正的实体是不存在的。禅宗强调通过修行寻求真实和解脱,通过超越世间的形式和身体,获得真实的体悟和智慧。

诗中的“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空性”观念,即万物皆空,一切都是虚无的。诗人认为佛门的真性,即空性,并不会因为世俗的事物而受到影响和扭曲,而这个真性甚至可以使旧的家园焕然一新。最后两句“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对真实的错误认知和误解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以禅宗的思想和修行观念为中心,将生命的虚幻和真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超越,引导人们思考世界的本质以及自身的存在意义。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拼音读音参考

tí jìng shān dà jué chán shī yǐng táng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chāo rán bǐ àn rén, yī jìng xiè wēi chén.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jiàn xiāng jí fēi xiāng, guān shēn qǐ shì shēn.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kōng mén xìng wèi miè, jiù lǐ huà yóu xīn.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mán zhǐ táng zhōng yǐng, shuí yán yǐng shì zhēn.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相关内容11:

题程氏书斋

秋(一作王毂诗)

江城晚眺

寄迁客

省试骐骥长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观宋州田大夫打球
    白马顿红缨,梢球紫袖轻。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叉手胶粘去,分鬃线道絣.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
  • 送从叔尉渑池
    同登科第皆清列,尚爱东畿一尉闲。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
  • 早秋雨夕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就枕终难寐,残灯灭......
  • 悼妓
    赤板桥西小竹篱,槿花还似去年时。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
  • 寻北冈韩处士
    相过值早凉,松帚扫山床。坐石泉痕黑,登城藓色黄。逆风沈寺磬,初日晒邻桑。几处逢僧说,期来宿......
  • 题觉真上人院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约我中秋夜,同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