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1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宋代  梅尧臣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翻译及注释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几位朋友在普明院亭纳凉的情景。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在凉爽的环境中的愉悦心情,并表达了对醉心吟诗的人们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描写方式展现了夏日的凉爽景象。首句描述了岸边凉爽的地方,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第二句通过描绘竹林在夜雨后的清凉和残虹的美景,增添了一丝寂静和神秘感。第三句中的花影平波,将花影映射在平静的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醉心吟诗者的思念,他希望能与他们一起享受此时此刻的美景。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凉爽环境和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和对诗词创作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醉心吟诗者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凉爽景象,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通过描写作者与朋友们共享美景的情景和对醉心吟诗者的思念,也传递了一种友情和诗意的情感。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ū yǒu pǔ míng yuàn tíng nà liáng fēn tí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àn zé qīng liáng dì, xiāo rán lè wèi qióng.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zhú yīn guò wǎn yǔ, lín biǎo jiàn cán hóng.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huā yǐng píng bō shàng, jīng shēng xiǎo wù dōng.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hái sī zuì yín zhě, níng yǔ cǐ shí tóng.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相关内容11:

和吴冲卿学士冬日私居事

依韵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怀见寄二章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一幽谷泉

野鸽

依韵和酬邵不疑见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温成皇后挽词
    巩洛园陵启,函关卤部闻。素车迎紫气,灵袜度青云。歌欲传长恨,人将问少君。明年贺元日,无复绣......
  • 感李花
    重门虽鏁春风入,先坼桃花後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
  • 二马
    旧马十年跨,老劣多缓行。新驹三万钱,颇爱举蹄轻。不使异刍秣,均养存其情。君门趋早朝,风劲力......
  • 和王待制牡丹咏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傍栏人自醉,惜翦春有待。使君方少年,共赏喜......
  • 寄洪州致仕李国博
    湖上悠然度几春,勇抛荣禄遂天真。青蒲翠竹围华屋,白酒黄鸡命里人。果下有时乘小驷,儿曹方见拥......
  •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