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宋代  梅尧臣  

累累後棠柰,落尽风雨枝。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翻译及注释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夏之时,忽然发现柰树上还残留一颗果实。
累累的后棠柰已经落尽了风雨中的枝桠。
我漫不经心地散步,依靠着拐杖随意地窥视。
林叶遮掩了这孤寂的果实,山中的鸟儿从未注意过它。
物象也以暗淡的形式存在,我从中领悟到了我自己的身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深夏的景象,诗人在这个时候偶然发现柰树上还有一颗果实。诗中的柰树已经过去了一场风雨,枝桠上的果实已经凋零。诗人无所事事地散步,倚靠着拐杖,随意地窥视四周。林叶掩盖了这颗孤寂的果实,山中的鸟儿从未注意过它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个景象,感悟到了物象的晦暗存在,也领悟到了自己的身世。

赏析: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夏的静谧氛围。诗中的柰树象征着自然界的事物,而果实则是一种被遗忘或忽视的存在。诗人在漫步时偶然发现了这颗果实,通过对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象存在方式的思考。林叶的隐匿和山中鸟儿的漠视,进一步强调了这颗果实的孤独和被忽视的境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内心的感悟得以展现。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共鸣。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拼音读音参考

shēn xià hū jiàn nài shù shàng yóu cún yī kē shí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lěi lěi hòu táng nài, luò jǐn fēng yǔ zhī.
累累後棠柰,落尽风雨枝。
xíng lè ǒu sàn bù, yǐ zhàng liáo zòng kuī.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lín yè yǐn gū shí, shān niǎo céng wèi zhī.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wù yì yǐ huì cún, wù zī shēn shì wèi.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相关内容11:

送张舍人自安吉移宰同安

明州推官郑先辈

发长芦江口

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答新长老诗编
    江东释子多能诗,窗前树下如蝉嘶。朝风暮月只自老,建安旧体谁攀跻。唯师独慕陶彭泽,奇迹仍收王......
  • 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
    世为燕赵客,慷慨有奇才。对策汉庭後,拜官江国来。舟从瓜步去,潮自蒋山回。心寄城头月,相随上......
  •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
  • 放鹊
    鹊为禽之灵智兮,胡蹈机而不知。为席皁以困束兮,固性命之将危。喜远人之至止兮,始屡验以如期。......
  • 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
    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树石冰上看,山河月中入。便持菖蒲饮,不畏青......
  • 答张子卿秀才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而我当是时,欲见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