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9-08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

宋代  洪咨夔  

决决岩下泉,翛翛竹间路。
破寂孤蜩吟,送暝疏锺度。
个裹欲求心,应生无所住。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翻译及注释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决决岩下泉,
翛翛竹间路。
破寂孤蜩吟,
送暝疏锺度。
个裹欲求心,
应生无所住。

中文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峭岩下流淌,
翩翩起伏的竹径蜿蜒而过。
寂静中传来孤独蝉的鸣叫,
送走黄昏时分稀疏的钟声。
我内心包裹着渴望和追求,
却发现生命中无处栖身。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洪咨夔在六月二十八日进入朱陀山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泉水、竹径、蝉鸣和钟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寺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

首先,岩下的泉水清澈明亮,流淌不息,展示了山寺幽静自然的景色。翛翛起伏的竹径蜿蜒而过,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接着,孤独的蝉发出寂寞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这种声音在宁静的山寺中显得格外突出。同时,黄昏时分的钟声稀疏而悠远,逐渐送走了白天的嘈杂,与蝉鸣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但却发现生命中似乎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宿。这种无所住的感觉或许是作者在山寺的思考中所得,也可能是对人生的思索和追问。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山寺中的宁静和寂静,营造了一种幽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孤独蝉鸣和黄昏钟声的描绘,凸显了自然声音在宁静中的独特存在感。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归宿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这种无所住的感觉,或许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或许是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思,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对话,诗人传递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思考。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èr shí bā rì rù zhū tuó shān sì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

jué jué yán xià quán, xiāo xiāo zhú jiān lù.
决决岩下泉,翛翛竹间路。
pò jì gū tiáo yín, sòng míng shū zhōng dù.
破寂孤蜩吟,送暝疏锺度。
gè guǒ yù qiú xīn, yīng shēng wú suǒ zhù.
个裹欲求心,应生无所住。


相关内容11:

挽谢叠山

灭翁为日者求诗

和礼灭翁感钱氏旧事

午困

灯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挽中书俞侍郎二首
    铨省承新渥,词垣访旧阴。颓波回万折,断岸立千寻。祗谓人犹已,那思昔异今。时清犹愤死,天地是......
  • 百舌
    飞上三足鸟,唤起百舌鸟。鼓弄林杪春,澜翻屋头晓。气吞黄栗留,势挟秦吉了。向人售嘈杂,司物窘......
  • 次韵娑罗花
    摩耶树老无多子,天女花妍有许般。莫把东边枝便斫,堂堂留与碧霄干。...
  • 后溪挽诗二首
    气象融三极,规摹隘九州。天津朝发轫,野渡晚横舟。卫道身何爱,忧时死未休。落花春寂寂,万古蜀......
  • 送商总郎三首
    百寻浮玉三更月,万里长江一色秋。照映此心须此水,不妨小泊读书舟。...
  • 秋山即事
    避俗鹿挺走,依僧龟深藏。淡中般若味,定后摩尼光。坏垣被杂卉,烂漫野媪装。丛薄鸣幽禽,凄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