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9-08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

宋代  洪咨夔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
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翻译及注释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是洪咨夔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涧中的寒泉在冷霜的照耀下清澈明亮,竹岗上的明月在凉爽的秋风中清晰可见。一支燃着的铜炉里冒出柏子的香气,年老的禅僧穿着破破烂烂的僧袍,头上蒙着布。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禅僧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清净宁静、超脱尘世的境界。作者借助石涧的寒泉、竹岗的明月以及铜炉中的香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与此同时,通过描写老禅僧的形象,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的冷静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赏析:
1. 自然景观的描绘:石涧中的寒泉、竹岗上的明月,以及铜炉中散发出的柏子香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净的氛围。这些景象与禅宗修行追求内心冷静的理念相呼应,使读者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宁静与超脱。

2. 禅僧形象的塑造:老禅僧穿着破破烂烂的僧袍,头上蒙着布。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禅宗追求简朴、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也突出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冷静和专注。禅僧的形象与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禅宗修行者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3. 冷静超脱的情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禅僧的形象,通过对于寒泉、明月和香气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清净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老禅僧形象的塑造,强调了内心冷静、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禅僧的形象,通过对寒泉、明月和香气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清净、冷静超脱的情感。诗中所呈现的景象和形象与禅宗修行者的追求相契合,给人以内心宁静的感受,同时也唤起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思考。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xū táng liù yán wèi jìng fàn sēng zuò
清虚堂六言为净梵僧作

shí jiàn hán quán shuāng xiǎo, zhú gǎng jì yuè liáng qiū.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
yī zhù tóng lú bǎi zi, lǎo chán pò nà méng tóu.
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相关内容11:

送徐显道尉无锡

答吴叔永叔长二绝

龙池沙涨

雪叹二绝

读史三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敬用老人功臣净士院韵
    髓恼供祠寺,膏脂倒井闾。岸聩犹略彴塔秃只夫须。窈窕钗先燕,夷犹带不鱼。醉归天欲雪,好个探梅......
  • 又次及甫渚宫
    南楼风物远,西郭市声连。蝇虎寒窗搏,蜗牛败壁缘。怀人乔木外,吊古折荷边。富贵今安在,樵归唤......
  • 和俞成大八月梅花
    秋光深处送春来,青叶扶疏数点梅。料是知君新酿熟,搀先九月菊花开。...
  • 送程於潜两首
    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宽。平易见眉睫,明清生肺肝。春风帘影暖,霜月研声寒。野老自相语,元丰崔......
  • 镇越堂辞
    气佳哉兮郁葱,文五色兮虎龙,江胥杵沙为驰道兮,海若斂潮其下风。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轸猎来自东......
  • 罗浮高寿崔制置
    罗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耀真洞天锁溟蒙,鳌背咫尺蓬莱通。璿房瑶室深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