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至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22

至后

宋代  黄庚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弦琴。
对此景物变,夕云散还阴。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新阳畅微暄,疏花点孤林。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孤梅发清夜,庭树惊栖禽。

至后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至后翻译及注释

《至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黄庚。诗中描绘了一位道士坐在茅草屋内,独自拥抱着一把没有弦的古琴。诗人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夕阳的云彩逐渐散去,天空重新阴沉。雨气轻柔地滋润一帘窗户,浓密的云意笼罩着千山万壑。初春的阳光微温而宜人,稀疏的花朵点缀着孤寂的林间。这是一个芳菲时节,但是诗人却感到疲倦,与寒冷的岁月心境相悖。孤寂的梅花在清寂的夜晚绽放,庭院中的树木惊起了栖息的鸟儿。

这首诗词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道人坐在茅屋中,与自然相伴,抱着无弦琴,象征着他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欲望的超脱。诗中的景物变化,如夕阳的消散、雨水的滋润和云意的深邃,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幻和无常。而诗人对于繁花背后的疲倦和孤寂,以及孤梅清夜和惊飞的鸟儿,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感慨和对寂寞孤独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与淡泊的氛围,同时也呈现出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好意境。通过对琴、云、雨、花、梅和鸟等元素的运用,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整首诗词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画面,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至后拼音读音参考

zhì hòu
至后

dào rén zuò máo yǔ, dú bào wú xián qín.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弦琴。
duì cǐ jǐng wù biàn, xī yún sàn hái yīn.
对此景物变,夕云散还阴。
yǔ qì yī lián rùn, yún yì qiān shān shēn.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xīn yáng chàng wēi xuān, shū huā diǎn gū lín.
新阳畅微暄,疏花点孤林。
fāng shí zuò xiāo xiē, shú tóng suì hán xīn.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gū méi fā qīng yè, tíng shù jīng qī qín.
孤梅发清夜,庭树惊栖禽。


相关内容11:

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

题寒碧亭

题苏村酒家亭

读金刚经

正纪见遗梅花云春信数酝酿辄分风月以助清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咏
    囊底诗成无卖处,床头金尽已多时。元龙豪气依然在,惯守清贫岂足悲。...
  • 王琴所话别
    羁怀不可述,赖有古琴知。客舍相逄日,江枫正落时。夕阳村店酒,秋色野桥诗。别去吴江上,悠悠动......
  • 见雁有怀
    满眼西风忆故庐,亲朋音问久相疏。年年江上无情雁,只带秋来不带书。...
  • 挽故杨叔强承事词
    家事毋关我,心君日日休。阴功归子息,贤德视交游。彝鼎千年古,图书一室幽。荣封胡不早,只许到......
  • 别徐敬菊
    契阔又两载,光阴一掷梭。祗因离别久,不觉语言多。安得长留此,其如欲去何。诗盟终未冷,早晚更......
  • 暮春
    东风庭院夕阳天,恨绿愁红又一年。春自要归花自落,莫将芳事怨啼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