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王巩见寄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和王巩见寄三首

宋代  苏辙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和王巩见寄三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王巩见寄三首翻译及注释

《和王巩见寄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王巩的回信,表达了作者对王巩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折叶指的是落叶,意味着作者每当安心时,总是被连环的事情所打扰,无法专心。作者感激王巩即将归来,同时思念自己被废黜的官职。他怀念与王巩一起游乐的过去,但却忘记了他们曾经有过的约定和誓言。作者认为自己已经像丹砂一样炼制完成,而希望白发之时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一句,抓住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无法专注的状态。通过感激王巩的归来和思念自己的被废官职,作者揭示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词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白发之时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愿望能够得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苏辙对友谊、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和王巩见寄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áng gǒng jiàn jì sān shǒu
和王巩见寄三首

zhé yè měi ān xīn, lián huán fēi suǒ jì.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gǎn jūn piān zhōu fǎn, niàn wǒ yī chán fèi.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huái sī lè quán lǎo, chóu xī wàng yán qì.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dān shā tǎng yǐ chéng, bái shǒu yuàn zhōng huì.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相关内容11:

和王巩见寄三首

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

次韵刘泾见寄

五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四云芗阁
    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不待见新舂,西风芗自足。...
  • 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彭城欲往台无檄,初喜东西合为一。将军走马随春风,精锐千人森尺籍。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
  •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
  • 白须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虚明对面谁知我,宠辱当前莫......
  • 李氏园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系马古车门,随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