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老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1

老境

宋代  陆游  

发白未及童,齿摇未及脱,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
溪山环草舍,霜露侵布褐。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
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

老境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老境翻译及注释

《老境》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发白未及童,
齿摇未及脱,
正如一席饮,
烧烛将见跋。
溪山环草舍,
霜露侵布褐。
文章虽自力,
亦已强弩末。
宁将垂老耳,
更受世事聒?
匡庐入我梦,
行已寄瓶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老年之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陆游对自己身体衰老、精力衰退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发白未及童,齿摇未及脱”描绘了作者的头发开始变白,牙齿开始松动,暗示着年老的迹象。接着,诗中出现了“一席饮”和“烧烛将见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一席饮指的是一次的饮酒宴会,而“烧烛将见跋”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就像烧蜡烛一样,时间一点点流逝,老年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居住的环境,溪山环绕着他的茅草屋,秋霜和露水侵蚀着他的布匹,这些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朴素。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坚持自己的文字创作,尽管他已经年老,但他的文章仍然坚韧自强,就像是一支已经拉到极限的强弩。

最后两句“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纷扰的厌倦和对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他不愿再去听闻世间的喧嚣和纷争,而希望自己能够遁入梦境中,寄托自己的行囊,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境遇的描绘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示了陆游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他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岁月不可逆转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的向往。这首诗词既有对老年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老境拼音读音参考

lǎo jìng
老境

fā bái wèi jí tóng, chǐ yáo wèi jí tuō, zhèng rú yī xí yǐn, shāo zhú jiāng jiàn bá.
发白未及童,齿摇未及脱,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
xī shān huán cǎo shè, shuāng lù qīn bù hè.
溪山环草舍,霜露侵布褐。
wén zhāng suī zì lì, yì yǐ qiáng nǔ mò.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
níng jiāng chuí lǎo ěr, gèng shòu shì shì guā? kuāng lú rù wǒ mèng, xíng yǐ jì píng bō.
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


相关内容11:

十一月上七日蔬饭骡岭小店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

农舍

剑客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暇日弄笔戏书
    天地为我庐,江山为我客。北斗以酌酒,恨我饮量窄。人生但闭户,乌用分菽麦。赠君玉四方,愦愦无......
  • 弋阳道中遇大雪
    我行江郊暮犹进,大雪塞空迷远近;壮哉组练从天来,人间有此堂堂阵!少年颇爱军中乐,跌宕不耐微......
  • 甜羹
    山厨薪桂软炊粳,旋洗香蔬手自烹。从此八珍俱避舍,天苏陀味属甜羹。...
  • 奉圣淳山主年八十有四放翁为作真赞
    两住名山一老禅,目光如电照人天。行藏不用占蓍草,卦气全来二十年。...
  • 黄祊小店野饭示子坦子聿
    山林久衰病,生世几清明?未作松根卧,犹寻溪上行。食新炊麦饭,尝饁啜蓴羹。孺子虽知学,家贫且......
  • 斋前独坐戏作
    闭户学僧坐,颓然遗世情。虚窗鸽飞影,枯叶犬行声。雪拥杉灰暖,云垂纸帐明。清馋不可耐,一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