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史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7

咏史三

宋代  司马光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
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
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
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咏史三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咏史三翻译及注释

《咏史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
延陵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一把锋利的剑。上国使初通,指作者作为使者首次到达上国。

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
作者表示自己将周游各地,逢人即奠酒祭祀,以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敬意。

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
晶荧指的是剑光,击高树表示剑光照射到高耸的树木上。萧瑟动寒风则描绘了寒冷的风吹拂树林的声音。

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谁敢欺负生者和死者,天地会见证他内心的真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利剑、周游和奠酒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的剑光和寒风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氛围和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对正义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的热爱,并表达了对正义和真诚的追求。

咏史三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ǐ sān
咏史三

yán líng yāo lì jiàn, shàng guó shǐ chū tōng.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
dài wǒ zhōu yóu biàn, féng qún qiǎn diàn zhōng.
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
jīng yíng jī gāo shù, xiāo sè dòng hán fēng.
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
shuí gǎn qī shēng sǐ, cāng cāng zhào ěr zhōng.
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相关内容11: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

登陆长安见山楼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送伯淳监汝州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景福东厢诗·御沟
    万户郁相钩,枝分瑟瑟流。萦纡通桂观,隐见带龙楼。碧映千林曙,红飘一叶秋。寒波长不竭,岁岁奉......
  • 和君锡雪后招控春
    莫嫌微雪压梅牙,已有归鸿泊浦沙。天上诏来难久驻,直须早看洛阳花。...
  •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脍肉纷银缕,兰牙簇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 南湖二首
    宋都南野水,花柳媚名园。鸟起沙留迹,鱼惊浪结痕。朱桥通别岛,白路出荒村。城邑虽云迩,常无车......
  •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梅簇茺台自可羞,相君爱赏忘宵游。未言美实调羹味,且芦清香泛酒瓯。...
  • 首夏二章呈诸邻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莎径热未剧,晨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