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宋代  梅尧臣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翻译及注释

诗词:《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中文译文:
我送别离的船,在水的边缘。
春风吹动两面旗帜,你作为天王的使者。
渔民自己寻求鱼,清澈的江水无需躲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题为《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诗人以送别淮南地区的提刑官员李舍人为背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江水景色的描绘。

首先,诗人表示自己亲自送别李舍人,站在水边。这首诗通过描写船只离开的场景,传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中的“行舟”一词意味着离别之船,展示了诗人与李舍人的关系亲密。

其次,诗人描述了春风吹动两面旗帜的景象。这里的旗帜可能象征着李舍人的职位和权力,而春风则是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的象征。诗人将李舍人比喻为天王的使者,赋予了他高贵和威严的形象。

最后,诗人提到渔民自己去寻求鱼,清澈的江水无需躲避。这里的渔民和江水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普通百姓和平凡的景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社会和谐的愿望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李舍人的祝福,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描绘。通过对水景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并表达了对渔民和平凡生活的尊重和赞美。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真挚动人,意境清新,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作。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拼音读音参考

biàn zhī shuǐ sān zhāng sòng huái nán tí xíng lǐ shè rén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wǒ sòng xíng zhōu, yú shuǐ zhī cì.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chūn fēng chuī liǎng qí, jūn zuò tiān wáng shǐ.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gǔ kè zì qiú yú, qīng jiāng mò xiāng bì.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相关内容11:

寄题终守园池

九月一日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

步虚子令

山丹花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文章与功业,有志不能成。尝以隮高位,终然屈大名。遗风犹可见,逝水更无情。归卜青乌珑,韩城苦......
  •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
    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琴壶置於傍,图籍亦在左。谁怜修修影,只畏寒......
  • 淮上杂诗六首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向晚得志归,浩歌山......
  • 王道损赠永兴冰蜜梨四颗
    名果出西州,霜前竞以收。老嫌冰熨齿,渴爱蜜过喉。色向瑶盘发,甘应蚁酒投。仙桃无此比,不畏小......
  • 龟
    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朽。初为清江使,因落豫且手。白玉刻佩章,黄金铸印纽。辞聘彼庄生,曳涂诚......
  •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使虏尝专对,江湖谪几年。始看还近侍,遽此隔重泉。沃酒酒空满,托词词谩传。视予犹手足,莫怪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