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终南秋雪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9-09

终南秋雪

唐代  刘禹锡  

乐府  战争  感伤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终南秋雪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终南秋雪翻译及注释

《终南秋雪》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南岭见秋雪,
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
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
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
倒影入清澜。

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终南山(南岭)见到秋天的第一场雪的景象,以及对此景的观察和感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秋雪的美景。南岭是指终南山,秋雪初降,给大地带来了寒冷的气息。诗中提到千门生早寒,意味着秋雪的降临使得大地早已寒冷,给人一种冬天即将来临的感觉。作者在闲暇之余驻马远望,从高处卷起窗帘观看秋雪的景色。雾气渐渐散去,纷纷扬扬的雪花从树枝上飘落下来,夕阳西斜,天空留下了一抹铅粉色的余晖。最后,诗人说这样的景色尤其适合在曲江上观赏,雪景倒映在清澜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雪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南岭初雪的美景。秋雪的到来让人感到寒冷,给人一种季节交替的明显感受,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转。诗人驻马远望,高处卷帘观看,展示了作者对这美丽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之情。雾散时,雪花飘落下来,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铅粉色的倒影,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最后,作者提到这样的景色尤其适合在曲江上观赏,曲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雪景倒映在清澜之中,更加美不胜收。

整首诗通过对秋雪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秋雪给人带来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领悟。

终南秋雪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nán qiū xuě
终南秋雪

nán lǐng jiàn qiū xuě, qiān mén shēng zǎo hán.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xián shí zhù mǎ wàng, gāo chù juàn lián kàn.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wù sàn qióng zhī chū, rì xié qiān fěn cán.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piān yí qǔ jiāng shàng, dào yǐng rù qīng lán.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相关内容11:

华清宫前柳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泛舟入后谿(一作羊士谔诗)

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泾州观元戎出师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金铙肃天外,玉帐静......
  •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苍字(时为西川观察判官)
    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沉光。朱槛叨陪赏,尤宜清......
  • 立秋日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苦校去......
  •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
  •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安。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筵开曲池上,望尽终......
  • 留别张广文
    谢恩新入凤凰城,乱定相逢合眼明。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