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虞美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9-04

虞美人

宋代  秦观  

虞美人  

陌头柳色春将半。
枝上莺声唤。
客游晓日绮罗稠。
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渐虚过。
终日看花坐。
独愁不见玉人留。
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虞美人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虞美人翻译及注释

《虞美人》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陌头柳色春将半,
枝上莺声唤。
客游晓日绮罗稠,
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渐虚过,
终日看花坐。
独愁不见玉人留,
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诗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在异乡游离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词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鸟儿的鸣叫以及主人公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心中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陌头柳色春将半"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树已经长出嫩绿的枝叶,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接着描写了枝上莺鸟的鸣叫声,这是春天的标志之一,也是生机勃勃的象征。

接下来的几句"客游晓日绮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表达了主人公作为客人在异乡游玩的情景。清晨的阳光洒在花丛之间,景色美丽如锦绣。紫色的街道上,东风吹过,仿佛弦乐的声音从朱楼间传来,令人陶醉。

然而,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少年抚景渐虚过,终日看花坐"描写了主人公抚摸着美景,但却感到虚无和空虚,整天坐在那里看花,心中只有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独愁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表达了主人公独自忧愁,不能见到自己心中所爱的人,空荡的洞府只有燕子在飞舞,这使得主人公更加感到思念之情的沉重。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主人公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漂泊的孤独感。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深情与宿愿。

虞美人拼音读音参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mò tóu liǔ sè chūn jiāng bàn.
陌头柳色春将半。
zhī shàng yīng shēng huàn.
枝上莺声唤。
kè yóu xiǎo rì qǐ luó chóu.
客游晓日绮罗稠。
zǐ mò dōng fēng xián guǎn yàn zhū lóu.
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shào nián fǔ jǐng jiàn xū guò.
少年抚景渐虚过。
zhōng rì kàn huā zuò.
终日看花坐。
dú chóu bú jiàn yù rén liú.
独愁不见玉人留。
dòng fǔ kōng jiào yàn zi zhàn fēng liú.
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相关内容11:

贺新郎

清平乐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阳台梦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六丑·杨花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
  • 蝶恋花(送潘大临)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
  • 桂枝香
    西凤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
  • 三月三日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囝一章
    (囝,哀闽也。)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