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承天寺偶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胡仲弓
2025-07-25

游承天寺偶成

宋代  胡仲弓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
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拂观空。
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游承天寺偶成翻译及注释

《游承天寺偶成》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承天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这个清幽的佛寺中所体验到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间热恼正匆匆,
才入山门便不同。
云板声中僧出定,
月台影里拂观空。
堂阴岑寂常如夜,
殿角清凉不见风。
才得浮云閒半日,
明朝马迹又西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游览承天寺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佛寺中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体验。

诗的前两句"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意味着在人世间,忧虑和烦恼总是匆匆而来。然而,一旦踏入承天寺的山门,作者感受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里的"山门"象征着离尘脱俗的境地,进入其中意味着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和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拂观空"描绘了僧人们在云板声中静坐冥想的景象,月光照耀下他们的身影在观空台上晃动。这里的"云板声"和"月台影"象征着宁静与超脱的境界,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出佛寺中的静谧氛围和超然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描绘了佛寺内部的景象。堂阴的宁静如同夜晚,殿角的清凉则与无风相似。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佛寺的宁静与静谧,且与外界的喧嚣和烦恼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表达了作者在佛寺中的闲适时光,仿佛只过了半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天到来时,马的蹄声又将东西奔驰,暗示着作者不得不离开这片宁静之地,回到喧嚣的尘世。

整首诗通过对佛寺景物和体验的描写,传达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的情感。佛寺的宁静环境和僧人的静思修行成为作者抒发内心烦恼和追求超然境界的象征。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在佛寺中的宁静与超脱的心境。

游承天寺偶成拼音读音参考

yóu chéng tiān sì ǒu chéng
游承天寺偶成

rén jiān rè nǎo zhèng cōng cōng, cái rù shān mén biàn bù tóng.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
yún bǎn shēng zhōng sēng chū dìng, yuè tái yǐng lǐ fú guān kōng.
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拂观空。
táng yīn cén jì cháng rú yè, diàn jiǎo qīng liáng bú jiàn fēng.
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
cái dé fú yún xián bàn rì, míng cháo mǎ jī yòu xī dōng.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相关内容11:

和枯崖悟上人韵

题老学道院

用乌山韵题碧吟卷

湖边

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高阳山远眺
    龙寻多伟观,立马徘徊。地僻风埃少,天成图画开。仅留官驿在,无复酒徒来,一雁长空去,凭高叫不......
  • 上元观灯
    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
  • 元宵雪
    灯火楼台白玉铺,这般禅瑞不如无。谁能断取维摩手,画出元宵踏雪图。...
  • 哀黄鸟
    怜君金缕衣,失脚蹈然机。自是我心恻,非关物命微。引雏谁共食,求友便忘归。送汝入幽谷,惊魂何......
  • 秣陵
    山自青青水自流,五云犹绕帝王州。谁将千幅鹅溪绢,画出东南一片秋。...
  • 赠云谷道士
    身形如野鹤,飞去每离群。玉馨随缘定,金丹与众分。渴摇花上露,卧枕谷中云。传得九仙诀,修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