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16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宋代  王炎  

吴蜀蜂腰势,荆襄控上游。
群公无远虑,天子有深忧。
此事须成算,何人更熟筹。
黄图三辅近,北望不禁愁。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吴蜀蜂腰势,荆襄控上游。
群公无远虑,天子有深忧。
此事须成算,何人更熟筹。
黄图三辅近,北望不禁愁。

诗意:
这首诗以地理上的方位来隐喻政治上的现实。吴、蜀、荆、襄分别指代江南和四川地区,而“蜂腰势”和“控上游”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群公”指的是朝廷的官员,而“天子”则代表皇帝。诗人表达了朝廷官员们对国家前景的短视和对皇帝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地理景观和政治隐喻相结合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之情。诗中的“吴蜀蜂腰势,荆襄控上游”表明了江南和四川地区对国家的重要性,暗示了国家发展的关键。然而,“群公无远虑,天子有深忧”揭示了朝廷官员们对国家前景缺乏远见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皇帝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诗人在最后两句“此事须成算,何人更熟筹。黄图三辅近,北望不禁愁”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和对决策者的期望。诗人希望能够有一位明智而精明的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计算国家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看清黄河流域和京畿地区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北望不禁愁”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焦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地理景观为隐喻,通过描述和隐晦的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现状和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呼唤着有远见和智慧的决策者来引领国家走向繁荣与稳定。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cáo gōng míng wǎn shī sān shǒu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wú shǔ fēng yāo shì, jīng xiāng kòng shàng yóu.
吴蜀蜂腰势,荆襄控上游。
qún gōng wú yuǎn lǜ, tiān zǐ yǒu shēn yōu.
群公无远虑,天子有深忧。
cǐ shì xū chéng suàn, hé rén gèng shú chóu.
此事须成算,何人更熟筹。
huáng tú sān fǔ jìn, běi wàng bù jīn chóu.
黄图三辅近,北望不禁愁。


相关内容11:

题潮山海门图

酬李秀才

雉胡飞

和杨郎中北廊梅花

溪上晚望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
    藕花香里画船横,人静惟闻洗玉声。四野清平公燕喜,隐然方面有长城。...
  • 薄薄酒
    薄酒可成礼,何必饮上尊。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人生有欲皆求得,谁能有得终无失。多藏未免诲......
  • 晚浴溪上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 同李鲁二郎中游三茅观
    路入疏梅密竹间,俯看水墨画湖山。玉妃妒我清游好,剪水飞花作苦寒。...
  • 和项广文喜雨
    雨师云将莫论功,天意元因圣德通。不但水生苗厌厌,也应土润黍芃芃。田间老稚交相语,秋后仓箱定......
  • 清老画双溪壁以诗谢之
    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缘诗写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纖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