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雨中花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7-24

雨中花令

宋代  程垓  

雨中花  

卷地芳春都过了。
花不语、对人含笑。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闻道重门深悄悄。
愁不尽、露啼烟袅。
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雨中花令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雨中花令翻译及注释

《雨中花令》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雨中的花朵,表达了花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依存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卷地芳春都过了。
花不语、对人含笑。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闻道重门深悄悄。
愁不尽、露啼烟袅。
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雨中的花朵展开。首先,诗人表达了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尽,只有雨中的花还在绽放。这些花朵沉默无言,但却对人微笑。诗人以花与人相互期待为表达,人们关心花的病情,而花病患者那样瘦弱,可怜得像人一样。诗人听说花的家门深闭,安静无声,这让他感到忧愁无尽,甚至露水也似乎在为他而流泪。最后,诗人表示除非明月能照亮花枝,否则他与心上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将永远断绝。

这首诗词通过对雨中花朵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忧愁。花朵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与人类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诗人通过花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相互期待,表达了对花的关切和人与花之间的共鸣。诗中的重门深闭和花病患者的瘦弱形象,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最后,诗人以明月照亮花枝的情景来暗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真正的相思和联结,否则相思之情只能一直存在于心中,无法得到真正的回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中花朵的形象,以及花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相思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雨中花令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huā lìng
雨中花令

juǎn dì fāng chūn dōu guò le.
卷地芳春都过了。
huā bù yǔ duì rén hán xiào.
花不语、对人含笑。
huā yú rén qī, rén lián huā bìng, shòu shì rén duō shǎo.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wén dào zhòng mén shēn qiāo qiāo.
闻道重门深悄悄。
chóu bù jìn lù tí yān niǎo.
愁不尽、露啼烟袅。
duàn dé xiāng sī, chú fēi míng yuè, bù bǎ huā zhī zhào.
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病中有以阑花相供者,戏书)

满江红(和李颖士)

清平乐(寿道夫)

木兰花慢(暮春时在分宁)

水龙吟(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桃源忆故人
    粉霜拂拂凝香砌。酝酿梅花天气。月上小窗如水。冷浸人无寐。平生可惯闲憔悴。担负新愁不起。消遗......
  • 朝中措(为人寿)
    年年金蕊艳西风。人与菊花同。霜鬓经春重绿,仙姿不饮长虹。焚香度日尽从容。笑语调儿童。一岁一......
  • 满庭芳(用洪景卢韵)
    蝶粉蜂黄,桃红李白,春风屡展愁眉。晓来雨过,应渐觉红稀。满径柔茵似染,新晴后、皱绿盈池。休......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人言金殿上,他年又。冠冕在前......
  • 满江红
    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况正是、楼台高处,晚凉犹薄。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算......
  • 凤栖梧(送子廉侄南下)
    九月重湖寒意早。目断黄云,冉冉连衰草。惨别临江愁满抱。酒尊时事都相恼。闻道吴天消息好。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