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何太中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16

何太中挽词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何太中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何太中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何太中挽词二首》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何太中的追思和哀悼之情。何太中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成就显赫,被尊称为“万石君”。然而,诗人却未能与他有过真正的交往和了解,只是通过他的声名和事迹闻名于世。在诗中,诗人回忆起何太中的归宿和琴台,这些已经成为过去的云烟。他感到心痛,想在这个夜晚的月光下,忍痛前往他的墓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已故友人的追思,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描述了何太中的荣誉和声名,以及他在世间留下的印记,但诗人自己却无法亲身体验和了解这一切。这种未能真正触及而只能远观的遗憾和无奈,使诗人的悲伤更加深刻。

诗中的“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表达了归宿和琴台已经逝去的意象。兜率真归处意味着过去的美好已经消逝,琴台只断云则暗示着曾经的音乐和欢笑已经烟消云散。这种对逝去的事物和时光的描绘,进一步增添了诗词的忧伤情调。

最后两句“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决心。诗人以今夜的明月作为背景,将自己的忧伤与月光相映衬,彰显了他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决定忍受内心的痛苦,前往友人的墓地,向他表达最后的敬意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打动人心。通过对已故友人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珍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何太中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ài zhōng wǎn cí èr shǒu
何太中挽词二首

kè zuì sān chuān shǒu, míng chéng wàn dàn jūn.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píng shēng qiàn yī shí, shēng liè jí duō wén.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dōu shuài zhēn guī chǔ, qín tái zhǐ duàn yún.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shāng xīn jīn yè yuè, rěn biàn dào chū fén.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相关内容11:

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东山谒外大父墓

宿柴城

送苏迨

次韵性都正北山逐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湖堂
    莫爱西湖好,涓涓去不回。无情是江水,犹解及时来。...
  • 寄徐吉父学士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
  • 叔父惠鉢三首
    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鉢何曾识赵州。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共看双白鬓,似得半......
  • 雁二首
    来往违寒暑,飞鸣在稻粱。未知溟海大,不肯过衡阳。...
  • 赠周秀才二首
    与君世好自比邻,丰悴相从久更亲。急棹小舟来取别,固知风味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