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古樟书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项安世
2025-09-05

古樟书堂

宋代  项安世  

问讯书堂士,门前有古樟。
植根深入地,盘势阔连罔。
雾合琴书润,风来硕席凉。
试赓云下曲,馀韵绕琳琅。

古樟书堂翻译及注释

《古樟书堂》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古樟树和书堂为背景,抒发了对书堂士子的问候和对书香雅致的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问候书堂里的士子,
门前有一棵古樟树。
树根深深地扎入地下,
树冠广阔连绵无际。
雾气弥漫,滋润着琴书,
微风吹来,凉爽如席。
试着演奏一曲云下之歌,
余韵在空中缭绕,如琳琅之音。

诗意:
《古樟书堂》通过描述书堂和古樟树的景象,表达了对书堂士子的问候和对书香雅致的向往。诗中的古樟树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精神力量,而书堂则象征着学问的修养和知识的积累。作者通过描绘樟树的深深扎根和广阔的树冠,表达了士子们对学问的深入追求和广泛涵养的向往。雾气和微风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书香氤氲的氛围和书堂中的清凉舒适。最后,作者运用音乐的比喻,将书堂中的学问与音乐的美妙相联系,表达了对书堂士子才情横溢、充满艺术和灵感的赞美。

赏析:
《古樟书堂》以古樟树和书堂为意象,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书堂士子的问候和对书香雅致的赞美。古樟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坚定的根基和扎实的精神力量。树冠广阔连绵无际的描绘,展示了士子们对学问的广博涵养和深入追求。雾气与风的描绘,则给人一种书香氤氲、清凉舒适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书堂之中。最后,作者将书堂中的学问与音乐相比,赋予了诗词一种韵律和美感,使人感受到士子们才情横溢、艺术灵感迸发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以美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书堂士子的学问修养和书香氛围。通过对古樟树的赞美和书堂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向往和推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书堂士子才情横溢、创造力丰富的赞美和敬意。整体氛围清新雅致,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受,使人对书堂的美好景象和士子们的学识魅力产生共鸣。

古樟书堂拼音读音参考

gǔ zhāng shū táng
古樟书堂

wèn xùn shū táng shì, mén qián yǒu gǔ zhāng.
问讯书堂士,门前有古樟。
zhí gēn shēn rù dì, pán shì kuò lián wǎng.
植根深入地,盘势阔连罔。
wù hé qín shū rùn, fēng lái shuò xí liáng.
雾合琴书润,风来硕席凉。
shì gēng yún xià qū, yú yùn rào lín láng.
试赓云下曲,馀韵绕琳琅。


相关内容11:

五月八日离金陵

寒食有怀楚都

初三日解维

望三叠泉谷帘泉而不能至

刘都翰送伊川山谷二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陪阎安抚观开漕河
    为民行水不妨农,为国忧民不费公。肯趁好天招恶客,能于旧贯立新功。山头石埭千年计,海上灵查八......
  • 送吴少保知鄂州
    第三闸外看征帆,闸鴃帆轻似箭奔。此去直挨湖北岸,吾庐正在水边村。送公便作还家想,何日真酬去......
  • 将往襄阳一日大雨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论马没蹄。...
  • 次韵路德章吴斗南同迓朱侍讲
    两年京洛笔生埃,忽见清诗眼为开。萧洒并将秋色写,雄豪更带夜潮来。可怜拄腹五千卷,谁与浇愁三......
  • 又代庠孙
    春风建邺花如锦,社日秦淮酒似油。绣阁相傅住鍼线,高堂有喜送觥筹。兔经三夜光长好,燕入新年语......
  • 再次前韵留黄县尉二首
    邮亭别酒也须倾,底作匆匆向永明。莲里青心犹有意,雨中红日可无情。吾伊未了吾难出,子墨傅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