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咏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10

杂咏四首

宋代  王安石  

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锺山。
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四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四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杂咏四首》之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故畦抛汝水,
旧田寄锺山。
问问扬州月,
何时照我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异乡,他抛弃了故畦,离开了汝水,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于遥远的锺山。他思念着扬州的明亮月光,希望有一天月亮能够照耀着他归来的路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故畦、汝水和锺山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离乡背井的心境。诗中的"故畦"和"汝水"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家园和故土,"旧田"和"锺山"则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问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明亮月光的渴望和对回归的期盼。

整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对物象的运用,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也传递了一种对归家的盼望和对未来的希冀。同时,诗人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这使得这首诗词成为了表达乡愁和离情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杂咏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sì shǒu
杂咏四首

gù qí pāo rǔ shuǐ, xīn lǒng jì zhōng shān.
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锺山。
wèi wèn yáng zhōu yuè, hé shí zhào wǒ hái.
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内容11:

偶书

九鼎

寄丁中允

骅骝

送王蒙州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韩信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
  • 诸葛武侯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掉头梁甫吟,羞与众......
  •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
    会稽游宦乡,海物错句章。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今君诚暂屈,他日恐难忘。唯有西兴渡,灵胥或......
  • 送张颉仲举知奉新
    故人为邑士多称,繇赋宽赊狱讼平。老吏闭门无重糈,荒山开陇有新粳。方挥玉麈日边坐,又结铜章天......
  •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
  • 还家
    还家岂不乐,生事未应闲。朝日已复出,征鞍方更攀。伤心百道水,阂目万重山。何以忘羁旅,翛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