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郑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龙高
2025-07-19

郑笺

宋代  李龙高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
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郑笺翻译及注释

《郑笺》

老郑东都一钜儒,
未知柟树与梅殊。
平生博识犹如此,
何况儿曹不读书。

中文译文:

郑笺先生年事已高,是东都的一位博学之士,
却不知柟树和梅花有何区别。
他一生的博学知识就如此,
更何况他的子孙不读书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龙高的作品,表达了对于读书和知识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的“老郑”指的是郑笺先生,是东都(指东京,即汴京)的一位知名学者。他虽然年事已高,却对于柟树和梅花却一无所知,这表明了他专注于学术知识,对其他事物的了解不多。而诗人则通过这一点,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也只是如此,更何况他的子孙,如果不读书,将会一无所知。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和知识的推崇之情。诗人用“柟树”和“梅花”来比喻知识的广博,通过老郑不懂柟树和梅花,来强调了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读书不仅能够开拓眼界,扩展知识面,也能够提升个人修养和思维能力。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呼吁人们要珍惜读书和学习的机会,以充实自己的内涵。

郑笺拼音读音参考

zhèng jiān
郑笺

lǎo zhèng dōng dōu yī jù rú, wèi zhī nán shù yǔ méi shū.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
píng shēng bó shí yóu rú cǐ, hé kuàng ér cáo bù dú shū.
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相关内容11:

出典宣城三首

漫作

月桂

送德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乐庵初成二首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 拥翠楼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
  • 通真观
    璇璿非复旧宫坛,独向徐碑识二难。井底丹灵勿轻汲,昔年曾寿两苍官。...
  • 送陈瞻知永州
    昔年同醉杏园春,别后花枝几度新。彼此宦游疏翰墨,等闲交面起丝纶。荣亲未必须莱子,昼锦何尝只......
  • 游麻姑山
    凌晨特跨赤龙车,御气乘风下九衢。金阙殿前朝玉帝,丹霞洞口谒麻姑。朱弦未达钟期耳,青鸟空传汉......
  • 辰光门
    北林苍翠拱岩闉,中起红楼迥照人。四面山河千古在,百年城市一朝新。夜深灯火明沙路,秋冷笙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