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8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

宋代  苏辙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翻译及注释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诗意:
这颗心最初没有所执着,与一切事物都融为禅意。
如何将一颗墨丸,展开卷舒,化作山川。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艺术的理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和心态的转变。诗人说自己的心初时没有所执着,每一件事物都能以禅意来对待,体现了禅宗的内心平静和超脱。禅宗注重超越世俗的束缚,以及与自然、事物的和谐共处。

接着,诗人运用比喻,以墨丸喻示自己的心境和创作的方式。墨丸是墨汁凝聚而成的小球,有一定的形状和局限性。然而,诗人以墨丸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将心境展开、卷舒开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将之化作山川的意愿。这里的山川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表达的景物、自然,也可以是对人生、世界的理解和诠释。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艺术的追求,强调心境的宁静和创作的自由。通过禅境的体悟和艺术的表达,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的纷扰,以自由的心态和想象力来描绘山川的美丽。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禅境和艺术的独特理解,传递了他对自由创作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gōng lín shān zhuāng tú qí èr mò chán táng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

cǐ xīn chū wú zhù, měi yǔ wù jiē chán.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rú hé yī wán mò, shū juàn huà shān chuān.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相关内容11:

和柳子玉纸帐

次韵和人迹酴醾

次远韵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楼观
    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
  • 雨后游大愚
    风光四月尚春余,淫雨初乾积潦除。寺萧条仍负郭,闲官疏散亦肩舆。摘茶户外烝黄叶,掘笋林中间绿......
  •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一桐轩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飙一凌乱,淅沥惊......
  •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浮自在游。...
  •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
  • 索居三首
    平生亦何事,十载苦颠隮。梦嶮曾非嶮,觉迷终不迷。客居兼壮子,别久愧良妻。稍讶音书阔,春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