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草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23

草堂

宋代  汪元量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草堂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草堂翻译及注释

《草堂》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草堂荒凉、英雄离去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子美西来筑此堂,
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孔燕归何处,
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
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
送分渔父濯沧浪。

诗意和赏析:
《草堂》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英雄离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子美"指的是子美山,"堂"则是指草堂。

首句"子美西来筑此堂"揭示了草堂的建造者子美的身份和他在西方的归来,这使得草堂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浣花春水共凄凉"这句描述了草堂周围的景色,草木凋零,春水冷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种凄凉的景象与下文的离别和荒凉形成了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表达了诗人对离去的亲友的思念之情。鸣鸠和孔燕是古代常见的鸟类,它们归巢的方向被诗人用来暗示亲友离去的方向。野草和闲花则象征着诗人的孤寂,护短墙则表示他们对草堂的留恋和保护。

下文"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表达了对英雄离去的感慨和对邻里关系疏远的伤感。柴门闭表示英雄已经离开,荒废的竹径则暗示了邻里之间疏远的现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离去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期望。"山瓶盛乳酒"象征着丰盛和欢乐,"送分渔父濯沧浪"则表达了希望能够与渔父一同享受自然之美和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色和离去的英雄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透露出对和谐邻里关系和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草堂拼音读音参考

cǎo táng
草堂

zi měi xī lái zhù cǐ táng, huàn huā chūn shuǐ gòng qī liáng.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míng jiū kǒng yàn guī hé chǔ, yě cǎo xián huā hù duǎn qiáng.
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yīng xióng qù yǐ zhài mén bì, lín lǐ shāng zāi zhú jìng huāng.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ān dé shān píng shèng rǔ jiǔ, sòng fēn yú fù zhuó cāng láng.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相关内容11:

卜算子

蜀道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九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湖山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戎州
    锦壳中间玉一团,树高数丈实难攀。泸戎颗颗甜如蜜,夔梓累累味薄酸。...
  • 豫章驿
    豫章门外尽青原,高阁临江喜尚存。莺舌澜翻嘲鹤静,鸥心恬淡厌蛙喧。绿波淼淼投书渚,翠竹森森写......
  • 青阳提刑哀些
    提刑辞宋国,奉使到燕都。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楚客歌哀些,临棺奠......
  • 苏台
    阖闾门外草如霜,到此踌躇欲断肠。红阵教成人已去,黄池会罢事堪伤。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
    不堪回首泪盈盈,万里淮河听雨声。莫问萍虀并豆粥,且餐麦饭与鱼羹。...
  • 比干墓
    卫州三十里,荒墩草无数。忽听路人言,此葬比干处。下马拊石碑,三叹不能去。斐然成歌章,聊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