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临水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施肩吾
2025-07-19

临水亭

唐代  施肩吾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临水亭作者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临水亭翻译及注释

《临水亭》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亭黏黛色,只怪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临水亭的景象。诗人注意到素亭的顶部被青绿的苔藓覆盖,使得整个亭子呈现出深沉的颜色。而溪水的水汽悬浮在空气中,使得亭子的颜色更加鲜艳。诗人希望通过观察桃花随着水流漂移的情景,来了解源头的春风正在吹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通过几个简单的景物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首句"素亭黏黛色,只怪为我染莓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素亭和莓苔的颜色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亭子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接着,诗人提到了溪水中悬浮的水汽,这种水汽是由源头的春风吹拂所产生的。最后两句"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通过观察桃花随着水流的飘荡,诗人试图感知春风的来临。这种观察的方式使诗人能够从桃花的运动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渴望。通过对微小事物的观察,诗人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致体察和对生命力的赞叹。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表达、清新的意境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才情。

临水亭拼音读音参考

lín shuǐ tíng
临水亭

zhǐ guài sù tíng nián dài sè, xī yān wèi wǒ rǎn méi tái.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yù zhī yuán shàng chūn fēng qǐ, kàn qǔ táo huā zhú shuǐ lái.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相关内容11:

过雍陶博士邸中饮(一作赠陈十四)

赋得玉声如乐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见菊)

上阳宫月

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日南长至
    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晷度经南斗,流晶尽北堂。乍疑周户耀,可爱逗......
  • 春色满皇州(一作薛能诗)
    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上林荣旧树,太液镜......
  • 新楼诗二十首·水寺
    烟波野寺经过处,水国苍茫梦想中。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坐看鱼鸟沈浮远,静见楼台上......
  • 曲江亭望慈恩杏花发
    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带云犹误雪,映日欲欺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
  • 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蜀川笺纸彩云初,闻说王家最有馀。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 忆登栖霞寺峰(效梁简文)
    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纱灯耿晨焰,释子安禅居。林叶脱红影,竹烟含绮疏。星珠错落耀,月宇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