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贻张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19

贻张生

唐代  齐己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贻张生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贻张生翻译及注释

《贻张生》
日日见入寺,
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
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
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
随我去孤峰。

中文译文:
每天都来到庙里,
从未向酒倾斜。
闲闲听老僧讲话,
坐在夕阳钟声中。
竹林里有许多身影,
花边偶尔有行踪。
依然感激着生活,
和我一起来孤峰。

诗意和赏析:
《贻张生》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庙院为背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诗中的“见入寺”,指的是诗人每天都会到寺庙里去,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而“未曾含酒容”则表明诗人不沉溺于酒色之中,追求的是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诗人“闲听老僧语”,说明他在庙中静静地倾听老僧的讲话,或许是寻求启示或者求取心灵的慰藉。而“坐到夕阳钟”,则是诗人在夕阳下、钟声声中度过时光,象征着他对岁月的深沉体悟和对生活的领悟。

诗中的“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物:竹影婆娑、花影摇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感受。

最后两句“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表现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感恩之情,随处可见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激之意。同时,“孤峰”也象征着他追求的那种清净的境界,意味着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活真谛的思考。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齐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彰显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贻张生拼音读音参考

yí zhāng shēng
贻张生

rì rì jiàn rù sì, wèi zēng hán jiǔ róng.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xián tīng lǎo sēng yǔ, zuò dào xī yáng zhōng.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zhú lǐ xíng duō yǐng, huā biān ǒu guò zōng.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yóu yán xiè shēng jì, suí wǒ qù gū fēng.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相关内容11:

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

与张先辈话别

苦热

陈情献蜀皇帝

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谢丁秀才见示赋卷
    五首新裁翦,搜罗尽指归。谁曾师古律,君自负天机。圣后求贤久,明公得隽稀。乘秋好携去,直望九......
  • 过鹿门作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尘路谁回眼,松声两......
  • 赠写经僧楚云
    剔皮刺血诚何苦,为写灵山九会文。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
  • 湖西逸人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君能许邻并,分药劚......
  • 寄李洞秀才
    到处听时论,知君屈最深。秋风几西笑,抱玉但伤心。野水翻红藕,沧江老白禽。相思未相识,闻在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