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胡仲弓
2025-07-19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

宋代  胡仲弓  

九日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
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翻译及注释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是宋代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九日,我来到法轮庵,凤山的韵味扑面而来。整日中,我沉醉在这座荒寺里,却无法吟咏出秋天的声音。我听到磬声,意味着午时已至;我看到石头上的痕迹,寒意已经逝去。野鸟们内心安宁肃穆,而孤僧的发丝已经斑白。我渴望回去,但内心的情感无法尽情表达,门外的夕阳已经变得多么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胡仲弓在重阳节(重九日)来到法轮庵的情景。他在荒寺中度过了整个日子,但却无法找到适合吟咏秋天的声音。磬声和石头上的痕迹表明时间的推移,午时已经过去,寒意也已经离去。野鸟们的心境宁静庄重,而孤僧的头发已经斑白,暗示时光的流逝。诗人内心充满了归去的渴望,但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正如夕阳西下,渐渐变得昏暗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胡仲弓以法轮庵为背景,借助秋天的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渐老的感慨。诗中的荒寺、磬声和石头等元素,与孤僧和野鸟的形象相互映衬,使诗词在朴素中透露出深刻的哲理和内涵。

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淡雅而凄美的画面,同时通过寓意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胡仲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人情的转换,使读者在细读之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以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jiǔ rì fǎ lún ān cì fèng shān yùn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

jìng rì yán huāng sì, qiū shēng bù kě gē.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qìng zhōng wén wǔ zhì, shí shàng jiàn hán guò.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yě niǎo xīn cháng sù, gū sēng bìn yǐ pó.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
yù guī qíng bù jìn, mén wài xī yáng duō.
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相关内容11:

寄适安朝宗

倚楼

登吴山

早起观雨余蛛网

感古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下第怀楼寿朋
    百尺丹梯拟共登,共登天上最高层。南山有雾空藏豹,北海无云可化鹏。动业十年尘里镜,诗书万卷雨......
  • 邀月坐中庭
    邀月坐中庭,清影不可驻。举酒浇枯肠,落笑欠长句。瀣气惟沾衣,秋声远鸣树。磕睡依危栏,梦断足......
  • 刘项祠
    二祠相望几春秋,祀了龙颜祀沐猴。章戴溪南梨岭北,不知何处是鸿沟。...
  • 汉宫春
    开尽荼,正桑云麦浪,天气如秋。南园露梢半坼,金粟丝头。温香傍酒,尽多娇、不识春愁。莺院悄,......
  • 春日杂兴
    绿阴芳草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性仁。繁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
  • 和刘后村杂兴
    出处难为卜筮谋,植鳍无复转岩求。清风不度麒麟阁,明月空沈鹦鹉洲。采石仅埋吟骨在,新亭犹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