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9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唐代  戴叔伦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
俱从泛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
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翻译及注释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雨一萧散,
悠悠关复河。
俱从泛舟役,
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
秋风今又过。
无因得相见,
却恨寄书多。

诗意:
这首诗词以潭州使院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戴叔伦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云雨散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他们本应该一起乘船游览,但现在却被波浪和距离所分隔。楚水奔流不息,秋风又一次吹过,但是作者却无法与亲友相见,只能通过寄信表达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亲友分隔两地、思念之情的主题。首句“云雨一萧散”,以形容词短语开头,表达了离别的情绪。接下来的两句“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描述了作者与亲友原本计划一起游船的场景,但现在却被波浪和距离所隔离。通过对楚水和秋风的描绘,作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深。最后两句“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表达了作者无法与亲友相聚的遗憾之情,只能通过寄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受力。作者用寥寥几句话,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了读者,引发了对离别与相聚的共鸣。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唐代人们常常面临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共鸣。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拼音读音参考

tán zhōu shǐ yuàn shū qíng jì jiāng xià hè lán fù duān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yún yǔ yī xiāo sàn, yōu yōu guān fù hé.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
jù cóng fàn zhōu yì, jìn gé dòng tíng bō.
俱从泛舟役,近隔洞庭波。
chǔ shuǐ qù bù jìn, qiū fēng jīn yòu guò.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
wú yīn dé xiāng jiàn, què hèn jì shū duō.
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相关内容11: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得潜字)

李舍人少尹惠家酝一小榼立书绝句

答东野夷门雪(郊客于汴将归赋夷门雪赠别长源答此)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诗)

泾渭扬清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敬报孙常州二首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因言别离久,得尽平......
  • 再巡道永留别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 别张贾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临归无限意,相视却......
  • 酬人失题
    孤鸾将鹤群,晴日丽春云。何幸晚飞者,清音长此闻。...
  •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一作呈萧常州复)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
  •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