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香山寺石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颀
2025-07-15

宿香山寺石楼

唐代  李颀  

思乡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宿香山寺石楼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宿香山寺石楼翻译及注释

宿香山寺石楼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中文译文:我夜宿在翠微山的一座石楼中,楼高听见隐约的泉水声。渔船上带着远方的火光,山上的磬发出孤独的烟雾。衣服被云雾和松树轻轻拂过,门外是清澈的河水与天边交接。山峦低垂像是把枕头,将世界与天空连接在一起。晨雾中花朵隐隐绽放,星星闪烁映照在江河中。东边的林中唤起黎明的莺鸟,令人感到惆怅,不禁欲言又欲止。

诗意:《宿香山寺石楼》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夜宿翠微山石楼的景色,通过描写山间泉水流动的声音、山上孤独的烟雾以及清澈的河流与天空相连等细节,呈现出一幅宁静与独特的山水之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动与思考,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惆怅之情。

赏析:李颀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翠微山寺石楼的景色,展现了自然山水所带来的宁静与美丽。描写细腻而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这座山寺之中,感受到了山间的清新空气与宁静环境。诗人运用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泉水声、烟雾、河流等,以及形象的比喻,如山峦低枕席、花出雾等,使诗中的景色更加真实感人。诗人的惆怅之情通过最后两句表达出来,仿佛有很多话想要说却不得不停下来。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与思考。

宿香山寺石楼拼音读音参考

sù xiāng shān sì shí lóu
宿香山寺石楼

yè sù cuì wēi bàn, gāo lóu wén àn quán.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yú zhōu dài yuǎn huǒ, shān qìng fā gū yān.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yī fú yún sōng wài, mén qīng hé hàn biān.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fēng luán dī zhěn xí, shì jiè jiē rén tiān.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ǎi ǎi huā chū wù, huī huī xīng yìng chuān.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dōng lín shǔ yīng mǎn, chóu chàng yù yán xuán.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相关内容11:

渔父词

送贺遂员外外甥

寄焦炼师

杂咏五首·幽人居

长门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行有怀
    秋水明川路,轻舟转石圻。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飞席乘风势,回流荡日晖。昼行疑海若,夕梦识......
  •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
  • 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
  • 鸿门行
    少年买意气,百金不辞费。学剑西入秦,结交北游魏。秦魏多豪人,与代亦殊伦。由来不相识,皆是暗......
  • 古意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时芳不待妾,玉珮无处夸。悔不盛年时,嫁与青......
  • 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
    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