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沈亚之尉南康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殷尧藩
2025-07-21

送沈亚之尉南康

唐代  殷尧藩  

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
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

送沈亚之尉南康作者简介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送沈亚之尉南康翻译及注释

《送沈亚之尉南康》是唐代殷尧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迈南康路,
客心离怨多。
暮烟葵叶屋,
秋月竹枝歌。

孤鹤唳残梦,
惊猿啸薜萝。
对江翘首望,
愁泪叠如波。

中文译文:
踏上南康之路,
旅客心中离愁多。
夕阳下烟雾弥漫,茅屋间开满葵花,
秋夜的月光照耀着竹枝,伴随歌声飘荡。

孤独的鹤唤醒了沉睡的梦境,
惊吓的猿猴呼啸着在薜萝上。
面对江水,我高举头期盼,
忧愁的泪水如波浪一波波叠起。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沈亚之尉南下的场景,表达了旅客心中的离愁和忧愁的情感。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形象来突出主题。

首先,诗人描述了行走在南康路上的景象,以南康为背景,将旅客离别的心情与离愁相结合。夕阳下的暮烟和茅屋间的葵花形成了一种寂寞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忧伤。

接着,诗人以秋夜的月光和竹枝的歌声为背景,描绘了一种静谧和宁静的画面。这里的竹枝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声音,与前面的离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旅客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在诗的后半部分,孤鹤的叫声和惊吓的猿猴呼啸在自然界中回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江翘首以望的描绘,表达了旅客对远方的期盼和牵挂,但同时也带有一丝无奈和忧愁。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形象来烘托旅客心中的离愁和忧愁,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旅客离别时的情感和内心纠葛。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忧愁而又美丽的氛围,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离别的情感。

送沈亚之尉南康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ěn yà zhī wèi nán kāng
送沈亚之尉南康

xíng mài nán kāng lù, kè xīn lí yuàn duō.
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
mù yān kuí yè wū, qiū yuè zhú zhī gē.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gū hè lì cán mèng, jīng yuán xiào bì luó.
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
duì jiāng qiáo shǒu wàng, chóu lèi dié rú bō.
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


相关内容11:

过友人幽居

洛阳春望

署中答武功姚合

采珠行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句
    陶令门前罥接z5,亚夫营里拂朱旗。(《柳》,见《云溪友议》)...
  • 上礼部侍郎陈情
    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
  • 羽林行
    朝出羽林宫,入参云台议。独请万里行,不奏和亲事。君王重年少,深纳开边利。宝马雕玉鞍,一朝从......
  • 鉴玄影堂
    香灯寂寞网尘中,烦恼身须色界空。龙钵已倾无法雨,虎床犹在有悲风。定心池上浮泡没,招手岩边梦......
  • 塞下
    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寒日惨大野,虏云若......
  • 赋得玉声如乐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扣鸣。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韵含湘瑟切,音带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