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再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之仪
2025-07-19

浣溪沙(再和)

宋代  李之仪  

浣溪沙  

依旧琅玕不染尘。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浣溪沙(再和)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浣溪沙(再和)翻译及注释

诗词:《浣溪沙(再和)》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依旧琅玕不染尘,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
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中文译文:
依旧美玉不染尘埃,
寒霜风吹断了欢笑的时光。
一簪华发为谁而新?
纯洁的白雪和幽香的兰花依然有诗意,
鹊桥和星渚却无人相伴。
金莲的位置改变了,随意陷入尘世的迷乱。

诗意和赏析:
《浣溪沙(再和)》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浣溪沙为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依旧琅玕不染尘”,琅玕指的是美玉,表示美好的事物始终不会被尘埃所沾染。这句话暗喻作者自身或者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纯洁性格。

接着,诗人写道“霜风吹断笑时春”,描绘了寒霜风吹来,打断了欢笑的时光,意味着快乐和年华都是短暂的。

“一簪华发为谁新”,这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年华的感慨。华发指的是白发,意味着岁月的变迁,而“为谁新”则暗示了年少时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是新人。

下一句“白雪幽兰犹有韵”,通过描写白雪和幽兰的美丽,表达了美好事物的存在依然有其价值和韵味。

“鹊桥星渚可无人”,这句描绘了鹊桥和星渚,两个本应浪漫情侣相会的地方却无人相伴,强调了孤寂和空虚感。

最后一句“金莲移处任尘昏”,金莲指的是一种花卉,也指代某个女子。诗人表达了金莲改变位置,被尘世的迷乱所困扰的意象。这句话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人心的迷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孤寂空虚的痛感。诗中运用了寓意深远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使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浣溪沙(再和)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ài hé
浣溪沙(再和)

yī jiù láng gān bù rǎn chén.
依旧琅玕不染尘。
shuāng fēng chuī duàn xiào shí chūn.
霜风吹断笑时春。
yī zān huá fà wèi shuí xīn.
一簪华发为谁新。
bái xuě yōu lán yóu yǒu yùn, què qiáo xīng zhǔ kě wú rén.
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
jīn lián yí chù rèn chén hūn.
金莲移处任尘昏。


相关内容11:

过涧歇近(中吕调)

玉楼春

菩萨蛮

看花回

采桑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木兰花令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
  • 喜迁莺
    梅花春动。见佳气充庭,祥烟萦栋。华发方欢,斑衣正舞,飞下九霄丹凤。温诏辉煌宠渥,御墨淋流恩......
  • 菩萨蛮
    樽前休话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金盏大如船。江城风雪天。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玉漏为谁长......
  • 减字木兰花
    都不醒。鸟倦云飞。两得无心总是归。古人逝矣。旧日南窗何处是。莫负青春。即是升平寄傲人。莫非......
  • 减字木兰花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江亭夜语。喜见京华新样舞。莲步轻飞。迁......
  • 蓦山溪
    山围江暮。天镜开晴絮。斜影过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清樽一笑,欢甚却成愁,别时襟,余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