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0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

宋代  陆游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翻译及注释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十七日的大雨,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不满和对秋风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
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七月十七日的大雨为背景,通过描写炎热的天气和渴望雨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不满和对秋天的期待。诗中的“渴乌呀呀井无水”形象地描绘了干旱的景象,而“树头敢望秋风起”则表达了作者对凉爽秋风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雨水的到来,以及雨水带来的变化。作者用“天公老手亦岂难”来形容天公降雨的轻而易举,而“雨来黑云如坏山”则描绘了黑云密布的景象。瓦沟淙淙万银竹的描写,使人感受到雨水的声音和变化的瞬息万变。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在雨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挑灯坐在北窗下,观察着夜归的山童,感受着雨水带来的泥土。最后一句“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忙碌和对未完成事务的慨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季的炎热和对秋天的期待,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展现了变化的瞬息万变。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完成事务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余韵。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拼音读音参考

qī yuè shí qī rì dà yǔ jí liáng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

wú zhōng qī yuè rè wèi yǐ, kě wū yā yā jǐng wú shuǐ.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yán guān hù qián bù shǎo hān, shù tóu gǎn wàng qiū fēng qǐ.
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
tiān gōng lǎo shǒu yì qǐ nán, yǔ lái hēi yún rú huài shān wǎ gōu cóng cóng wàn yín zhú, biàn huà zhī zài xū yú jiān.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lǎo fū tiǎo dēng běi chuāng xià, shān tóng yè guī ní guò huái.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cǎo gēn cù zhī yǒu dǐ máng? jiān yī wèi shú hái kǎi kāng.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相关内容11:

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村居冬日

宿彭山县通津驿大风邻园多乔木终夜有声

客自凤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

癸丑正月二日


相关热词搜索:11112233
热文观察...
  • 秋景
    雨泣苹花老,风摇稗穗长。昏林喧宿鸟,秋院咽啼螿。旧学成迂阔,初心堕渺茫。颓龄尚余几,谁与问......
  • 八月四日夜梦中作
    太华巉巉敷水长,白驴依旧系斜阳。山深乳洞药炉冷,花发云房醅瓮香。邻叟一樽迎谷口,蛮童三髻拜......
  • 阿通自闽中归甫九岁颇有老成之风作此诗示之
    通子还家已九龄,从师衿佩两青青。长成勉作功名计,勿学衰翁老一经。...
  • 坐客有谈狄鱼眼眶之美者感叹而作
    黄雀头颅羞五鼎,狄鱼眼眶参隽永。两螫何皋蟹丧躯,一脔可怜牛断领。霜刀斫脍几许痛,公子方夸醉......
  • 读穷居五字慨然有感复作一首自解
    布褐营身足,茅茨置榻宽。食非依漂母,菜不仰园官。小蹇鞍鞯黑,羸僮骨相酸。丹青能写此,千载尚......
  • 游东村
    露草衡门晓,风松一坞幽。新春有佳日,老子得闲游。鸥为忘机下,鱼缘得计浮。归途无远近,一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