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裴迪
2025-07-18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

唐代  裴迪  

唐诗三百首  离别  规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作者简介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翻译及注释

翻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注释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简析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拼音读音参考

cuī jiǔ yù wǎng nán shān mǎ shàng kǒu hào yǔ bié liú bié wáng wéi sòng cuī jiǔ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

guī shān shēn qiǎn qù, xū jǐn qiū hè měi.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mò xué wǔ líng rén, zàn yóu táo yuán lǐ.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相关内容11:

池鹤二首

酬问师

焚书坑

满江红·怀子由作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
  • 新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馀清 一作: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
  • 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
  • 送沈子归江东/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