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19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

宋代  徐照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翻译及注释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见太阳东方升起,西原的雨过后天晴。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变幻莫测,自然之美融入了清新的诗意。
站立良久,飘飞的云彩消散,身形高大的鸟儿平静停歇。
石峰何处踪迹难寻,心中的思念忽然涌上心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水景色的变化。作者以"净光山"为背景,通过描写日出、雨过天晴、云彩消散、鸟儿停歇等场景,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多样和它所激发的诗意之美。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石峰难觅和突然涌现的思念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寂寥和情感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流转和变化,展现了徐照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敏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诗意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诗人内心的波澜。诗中的石峰难觅和突然涌现的思念,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了一种神秘和意境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呈现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作者内心的思绪起伏,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景色的变化,引发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徐照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具有深度和韵味的作品。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拼音读音参考

jìng guāng shān sì yǒng chéng shuǐ xīn xiān shēng huì jǐng xuān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

bú jiàn rì dōng shàng, xī yuán yǔ yī qíng.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zhú shí kàn jǐng yì, fēng wù rù shī qīng.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lì jiǔ fēi yún miè, shēn gāo qù niǎo píng.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shí fēng hé chǔ shì, guī sī hū rán shēng.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相关内容11:

山中寄翁卷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种菊

次韵眉山胡宰喜雪

游潇东和徐文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至左绵尽怀呈荣州二兄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东西南北着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
  • 古怨曲
    易得君知音,难得君知心。纵然恩意短,宁使言语深。渴饮贪泉水,倦息恶木阴。傥涉不美名,曷可销......
  • 渡钱塘江
    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阿香击鼓喧,地轴忽崩坼。大令虬与龙,讋畏改窟宅。千艘未敢前,长年面......
  •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负閒
    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 赋祝次仲八景·平沙落雁
    水落洲渚阔,天寒风雪微。自云排序下,聚隔与沙依。饥啄荐苇根,何时稻粱肥。...
  • 约客木犀下有赋
    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越......